《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五年级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
  本文是高年级学生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又编入“语言艺术”的主题单元。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四、教学准备
    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电子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形成期待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从中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2.教师扣题引疑,了解学生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3.教师梳理主要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读音:lianɡ hui yi nǎi yuē qin
           梁 惠 诣 乃 曰 禽
     多音字的读音:wei ying
            为  应
     重点指导学生读通以下句子:
     ①“孔君平/诣/其父”
     ②“孔/指以示儿/曰”
     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
     (教师相机板书“甚聪惠”,指导弄懂“甚”和“惠”的意思)
  (三)品读课文,读出韵味
   1.默读课文,读懂语句
     大屏幕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2.交流讨论,互学释疑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围绕“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概括。
    (2)出示课文中的四句话,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在朗读及感悟人物形象上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指导。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重点指导——
      ①读懂“诣”“乃”之意;
      ②指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读好句子。强调: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懂其意思,更要读好节奏。
       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为设果,果有杨梅。
      重点指导——
      ①指名说句意,思考:这里是谁为谁设果?是怎么知道的?
      ②联系上下文,学生讲明句意。
      ③出示原句,全班对比朗读,初步体会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重点指导——
      ①读懂“此”的含义,说清句意。
      ②启发学生弄明白孔君平说这句话有什么用意,认识“杨梅”和“杨氏之子”之间的联系。
      ③读懂“君”指的是谁,以及这一称呼的韵味。
      ④想象当时人物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点指导——
      ①读懂“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杨氏之子“善听”“妙答”——一悟“甚聪惠”;
      ②读懂“应声答曰”,体会杨氏之子“反应快”——二悟“甚聪惠”;
      ③读懂“未闻”,体会杨氏之子回答语气委婉,且回应有力——三悟“甚聪惠”。
       (教师相机板书:答得妙 反应快)
      ④指导学生将上句连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体会文中语言之妙趣,感悟文中人物之形象。
   4.运用语言,活化形象
    (1)出示课文第一句,教师总结全文,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杨氏之子。
    (2)朗诵全文。
  (四)背诵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全文。
    2.教师简介《世说新语》,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此书。
  六、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甚聪惠
               反应快    答得妙

  相关链接:《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宁夏会堂赛区
 
  [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