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
再指名读这段。
师:这种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让我们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大家想一想,这时志愿军战士满怀着深情回忆过去,语调非常沉痛和坚定。让我们再来一遍。
师生再齐读一遍最后一句。
师:大娘,让我们难忘,因为她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亲人。志愿军战士也把她当成了自己亲人。这是让你感动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动。
生:我认为这位大嫂也让我感动。
师:请你讲一讲。
生:(读书)“我们清楚地记得……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这么高的代价,是什么样的代价?谁读懂了?这位大嫂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生:牺牲掉了自己的双腿。
师:牺牲掉了自己的双腿,再想,她为了什么牺牲掉了双腿。
生:这位大嫂知道他们缺少蔬菜,就到山上挖野菜,后山的野菜都挖光了,她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有一颗炮弹在她的身旁爆炸了。结果就把她的双腿炸了。
师:同学们想一想,前沿阵地的野菜好挖吗?为什么?
生:因为前沿阵地都是敌人。
生:因为前沿阵地的敌人随时都可以向我们发炮,生命就会有危险。
师:事实证明,敌人已经向前沿阵地发炮了,大嫂知不知前沿阵地有危险吗?
生:大嫂知道。因为她已经把后山的野菜挖光了,志愿军又缺少蔬菜,所以她要去为志愿军挖野菜。
师:志愿军缺少野菜就怎么样了?
生:志愿军缺少野菜就要空肚子了,空了肚子就没力气了,没有力气打仗就会输。
师:一点也不错。志愿军当时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只有靠野菜,而野菜后方已经没有了,大嫂明知道前沿——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师:你们概括得好。她为什么?
生:因为她把志愿军看作亲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她怎么能让自己的亲人饿肚子呢?她不但为了亲人,也是为了整个国家。
师:说得好,你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想一想,为了点普通的野菜,把自己的双腿奉献,明明知道前沿危险,但是却偏偏要向虎山行。请你来读。
生读:“我们清楚地记得……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大嫂的事迹震撼人心,这位同学的朗读震撼人心。她把感情完全融入了自己的心里。她在想大嫂是为了什么才去做。同学们,我们心里都洋溢着这种情感,让我们把大嫂的形象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一起读这段。
全班齐读这一段。
师:很好。我看到每一位同学都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在读。把大嫂虽然仅仅是为了几棵野菜而失去双腿这种牺牲,看作是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那种亲人般的情感,读得非常到位。所以大嫂也可以称作——
生:亲人。
师:大娘是亲人,大嫂是亲人,小金花呢?她做了什么?我们怎么看待?
生:小金花……侦察员老王到敌战区去侦察的时候,不料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个小房子里,还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小金花的妈妈知道了,就带着小金花到敌战区,偷偷钻到了那所小房子,然后小金花的妈妈故意跟哨兵吵架,引出那一个班的敌人。小金花乘机钻进屋里解开绳索,救出了老王,当小金花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小金花的妈妈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师:这就是小金花和她妈妈给我们留下的故事。噩耗,是什么样的消息?
生:是不好的消息。
师:不是一般的不好的消息,而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不好的消息。——噩耗传来,小金花的妈妈和敌人同归于尽。共同走向完结,都死去了。你们想想,救老王是以什么为代价的?
生:以生命为代价。
师:如果不救老王会怎样?
生:如果不救,老王会被敌人严刑拷打而死。
师:就是这样。救,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救,老王就会死。带着这样的体会,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一学生读。
师:心情是沉痛的,表达得也不错,但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到她是把妈妈,而不是一件衣服……这样的感情。谁来试试看。
再指名一人读。
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这句。
师:“同归于尽了”,生命不在了,再来一遍。
生再齐读这句。
师:不是敌人拉响的,而是妈妈主动拉响的,她拉响的同时,生命将会不在。再来一遍。
生再齐读这句。
师:为了一个中国战士,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出来,这样的人我们称她——
生:亲人。
师:这样的人就是亲人。师板书:朝鲜人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讲的这些人都是朝鲜人民,这三位就是朝鲜人民的代表,他们面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外国人,(师板书:志愿军)我们来看,大娘把自己唯一的小孙孙不顾了,救了这名战士;大嫂为了挖野菜给志愿军充饥失去了双腿,小金花为了救志愿军侦察员老王,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我要问问同学们:朝鲜人民是不是中国人民的血缘关系的亲人?是不是?
生:不是。
师:因为他们隔得太远。所以他们怎么讲呢?他们不是亲人,但是他们又是亲人,而且你们想一想,就是一般的亲人,能把自己的腿献上?把自己的孙孙献上?把自己的妈妈献上?能吗?我们把这叫做“胜似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师板书:不是亲人、亲人。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朝鲜人民。同学们,火车开动了,志愿军同志说“再见了,”这时,你们有什么感觉?(师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你们这边是朝鲜人民,你们这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你们要分手了,起立,火车在逐渐地开动,你们会说什么呢?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继续开,你们怎么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再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师示意交换两组的角色)这回你们这边是朝鲜人民,你们这边是志愿军战士,请你们看一看,火车马上就要开走,八年相处的朝鲜人民马上就要分别了,你们怎么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看着你们的亲人,再来一遍。
生:再见了,亲人。
师:自己朗诵,再来。
生:再见了,亲人。
师:亲人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我们。再来——
生:再见了,亲人。
师生:再见了,亲人。
师:请坐。感情是有了,好像平常对这样的表达不太习惯,没关系,从现在开始练习。同学们,我要问你,失去了这么多,小孙孙失掉了,大嫂失掉了,妈妈失掉了……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失掉的?
生:是为了拯救志愿军。大娘是为了把志愿军掩护好失去了小孙孙,小金花是为了把侦察员老王救出来失掉了她妈妈,大嫂是为了给志愿军充饥失去了她的双腿。
师:说得真好,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是在战争年代。大家看,(师在“血缘关系”下板书:“战争年代”)首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亲人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姨这是亲人,因为他们是必须是的亲人,他们血脉相通,再有什么时候呢?那就是战争年代,战争年代是血与火的考验和生与死的拚杀,战争年代是最容易形成亲人关系。现在总结一下,亲人什么时候可以产生的?
生:战争年代。
师:现在我要问你,除了血缘关系,战争年代里形成的这种《再见了,亲人》里面的关系,是谁在喊谁亲人?
生:我认为是中国志愿军。
师:那我要问你了,这仅仅是志愿军战士在说话吗?
生:我认为朝鲜人民也在说。
师:朝鲜人民也在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叫朝鲜人民“亲人”,是因为她们付出了这么多。而朝鲜人民管志愿军叫什么呢?
生:我认为朝鲜人民管志愿军也叫亲人。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朝鲜人民打仗的时候,是中国人民来支援他们,所以才打胜的。
师:来了多少人?
生:130万。
师:牺牲了多少人?
生:14万。
师:谁甚至都留在那里长眠了呢?
生:毛岸英。
师:毛岸英——中国领袖的儿子。这些都是你们从其他方面得到的信息,那么我问你,今天这篇课文里面写到了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朝鲜人民的付出?请六人一小组读书讨论:中国人民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
学生六人一小组讨论。
师提醒:把重点句子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指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生:我们找了三处。
师:先说第一处。
生:第一处是: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拚了三天三夜。“我们”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是为了支援朝鲜军队才去拚了三天三夜。
师:什么叫“空着肚子”知道吧?多少天?而且这三天三夜是在干什么?请你来为大家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朝鲜人民也把我们叫作“亲人”呢?
生读。
再齐读。
师:想像一下那战斗的情景,三天三夜,米水未尽,和敌人拚杀。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是我们的亲人,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在朝鲜献出的,再读一遍,开始。
生再齐读。
师:我们同样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因为在拚杀的过程中就可能流水牺牲。这是第一处,哪一组找到第二处?
生:“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我觉得这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事。另外,我还从《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知道,当时生活很困难,而且朝鲜和我们的东北差不多,是非常冷的。
师:阻击战是相当相当危险的,而且美国人的武器又好。阻击战就要牺牲我们的生命。这位同学读书非常细致,她能发现这么一个细小的地方,我们志愿军是在用生命阻击敌人。
生:“列车呀,请慢点开……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这里曾经洒下过“我们”的鲜血。
师:这实际上就是流血牺牲。所以我们说有14万志愿军战士永远留在了朝鲜。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志愿军的确是在喊:“再见了,亲人”,同样,朝鲜人民也在呼喊:“再见了,亲人”(师勾画板书),双方的。现在大家起立,齐读。你们(指男生),代表志愿军战士,男子汉,有泪不轻弹;你们(指女生),代表朝鲜人民,八年的友谊今天要分离。看,火车在徐徐地开动,开始——
生读:“再见了……”
师:这一次,再也没有腼腆,没有羞涩,只有满腔的情感。战争年代,八年结下的友谊就是这样。刚才我们讨论了,亲人的确有血缘关系,当然,在战争年代,也可以有亲人关系,因为我们都付出了血与生命。那我又要提一个问题(师板书:和平时期),和平时期,就不能有亲人了吧,因为没有流血呀,没有打仗呀,这亲人是不是就找不到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杨氏之子》说课设计
下一篇:《将相和》教学实录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