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师:现在你对“寒”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吗?

 

生:这画面让人感到悲壮。

 

师:这是悲壮之寒。

 

生:这次战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师:这是惊心动魄之寒。

 

……

 

师:让我们再次诵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像这样借助视频帮助感悟文本的方法在其他几课的教学中也可适当引用,如《开国大典》中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和检阅部队的情景,《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主席听到噩耗时的那神态和动作展现等。

 

(三)在拓展阅读中感悟

 

从本单元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适度拓展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让学生阅读《特殊的毕业证书》了解毛泽东与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深情;教学《长征》时选择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的一段话: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甚至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课堂上学生通过不断地吟诵这段文字感受长征的伟大。在教学完《开国大典》后提供以下网址让学生课后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开国大典的故事:

 

中华颂-开国大典:http://www.ccnt.com.cn/china/know/gongheguo/kaiguo/cw01?1.htm

 

开国大典6小时:http://goldbook.he.cninfo.net/js/qt/cp/y/yujiang/kaiguodadian/index.htmll

 

开国大典秘闻录:http://extend.hk.hi.cn/per?sonal/daikang/junshi/wz121.htm

 

开国大典之夜的毛泽东:http://www.writerdi?gest.com.cn/356/z16?356.htm

 

 

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学习伟人

 

本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为讲述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而学生恰恰对这些内容知道得较少,所以,我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前安排同学们去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在活动中同学们亲身感受了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还亲耳倾听了一位老党员讲述自己的革命故事,同学们深受教育。回来后开展了一次以“讲革命故事学革命英雄”为主题的故事会。在这次故事会上,不仅仅要求学生讲故事,更注重引导学生谈听了故事后的体会。将活动与口语交际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迪。

 

对于习作教学,本单元的单元学习提示与本组内容似乎联系不够紧密。因为教材安排的课文更多是人物细节的刻画,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刻画的方法,故对习作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场面描写的要求改为:选择一个场面,具体抓住一个人物进行刻画,重点从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做到点面结合。而对于写故事梗概的要求,在课文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使之在学文中就掌握要求,不必进行特意的习作训练,具体做法是: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学生学完课文后进行这样的填空练习:全文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关于_________的电报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________;再写彭司令要求_________而金日成首相要求__________,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__________,最后做出___________的决定;最后写毛泽东____________。这样的练习就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为写故事梗概打下基础。而学了《毛主席在花山》一文后要求学生分别用几句话说说主席让警卫员请回到别处碾米的群众;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茶水;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这三件事,再将这三件事连起来写下来。这个环节,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写故事梗概,只不过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写好梗概,也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如让学生看了电影后介绍大概内容,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先介绍书的内容……学生在活动的同时学会了写梗概,也从电影、书本中认识了一位位坚强的革命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