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重点突破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二)细读全诗,抓住要点

师:长征经过十一个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过二十四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历时一年,不知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毛泽东在诗中写了哪些大事件呢?学生交流。

(三)质疑问难,推敲用词

生:小组讨论时,我们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行诗不太明白,请老师讲一讲。

生:老师,怎样理解句中的“腾”和“走”呢?

师:(在黑板上画“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示意图和“腾细浪”“走泥丸”简笔画,边画边讲。)“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都极言其大;而“细浪”“泥丸”又极状其小。从实际形象看,五岭、乌蒙这些大山确实是逶迤磅礴的;从红军的革命豪情来想象这些大山,只不过是细浪粼粼、泥丸滚动而已。写山形之大,突出“万水千山”的远征之“难”;写看来之小,则体现红军“不怕”和“等闲”视之的程度之深。大小相差越大,红军的英雄气概就更加突出。在这里,“腾”字使五岭群峰呈现出翻腾的动态,“走”的本义是奔跑,与前句的“腾”字相呼应,也写出了乌蒙山脉动的情状。

生:这两句诗采用了对偶和夸张的手法,尤其是“腾”与“走”两个字,以拟人化的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使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风采。

【设计意图】“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加深感悟,引发创新火花。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平等中的首席”要及时伸出援手,或讲解,或点拨,或启发,或鼓励,引领学生抵达“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调动积蓄,品味用词

师:谁能理解这个“暖”字?最好联系课外资料说一说。

生:一九三五年五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红军战士多么机智啊!

生:一个“暖”字温馨喜悦,表现了他们战胜困难的欢快之情。

师:你真是个充满智慧的孩子,请你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这行诗句吧!

师:巧渡金沙江是智取,强渡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谁能讲讲“大渡桥横铁索寒”这行诗?

生:“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行使我想起了《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描述,“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大渡河翻滚的波涛声,仿佛看到了红军冒着敌人的弹雨,攀着铁索前进的壮举。

生:好一个“寒”字,冷峻严酷,传递出了九死一生的韵味,写出了铁索寒光闪闪的样子,突出了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师: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大都是利用已知去解读未知,教者善于启发学生调动储备和收集的资料去畅谈理解、感悟、体会,这样对文本的理解更准确到位,感悟更深刻独特。

(五)诵读全诗,感悟表达

师:这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和数不胜数的英雄业绩。诗歌的表达独具匠心,颇具艺术特色。大家诵读全诗,想一想,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里?

生: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现长征精神;根据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除首联直接抒情外)。

生:语言精练,生动形象。瞧,“腾”“走”以动写静,“暖”“寒”赋予云崖、铁索以感情色彩,“更喜”“开颜”将雪山之貌与红军之情融为一体。

生:诗歌巧用对偶、夸张手法──颔联,展示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博大的胸襟,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