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言”之根 培植“情理”之树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5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品读感悟,感受德国风景的奇丽与风俗的奇特。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流程

 

  一、以词忆文回顾“美”

 

  1.听写词语。(真切、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2.同桌互相订正。

 

  3.齐读词语。

 

  4.根据上面的词语,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听写本课的重点词语,并借助这些词语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检查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而且也给学生以抓关键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二、以纲领文品味“美”

 

  1.想象体验,感受“奇丽的景色”。

 

  (1)过渡:四五十年后的今天,季羡林先生又来到了德国,他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都开满了鲜花,他情不自禁地赞叹着,他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①指名学生说。(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②相机板书:奇丽、奇特。

 

  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句话来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德国景色的奇丽,哪些句子写出了德国民族的奇特?找出后用“──”把它画起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句话既是统领全文的纲,又是作者情感的聚焦点,以这个句子作为本课时教学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句子,作批注,师巡视。

 

  (3)汇报交流。(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景色的奇丽的?)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5)品读感悟。

 

  ①指名读。

 

  ②师追问:“为什么说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会汇成一个花的海洋?”(引导学生抓住“家家户户、任何一条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去体会)

 

  ③能说说你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上这两个词描绘一下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美丽的景象)

 

  ④假如现在你就置身于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街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德国沿街奇丽景色的画面,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边想象)

 

  ⑤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引导理解“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引导学生联系旅游的体验来谈),深入体会景色之奇丽。

 

  ⑥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这一环节通过抓关键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想象体验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对文本有了较深刻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读出情,读出味。]

 

  2.细细品味,感悟“奇特的民族”。

 

  (1)过渡:听着你们入情入境的朗读,我仿佛也来到了这个花的海洋里,领略到了德国的奇丽景色。那你又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德国民族的奇特的?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①齐读这两句话。

 

  ②生质疑。

 

  A.“这一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B.为什么说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③联系上下文释疑。

 

  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引导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的“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句话理解“我为人人”。联系第3自然段的“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句话理解“人人为我”。联系第4自然段的“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段话理解“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