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三(2篇)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二、实践探究,了解“家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

省略号中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填补──除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物品,还可以使其他自己家乡最有特色的商品、物品

先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相互交流一下:家乡都有哪些好吃、好玩、好用或者其他自己认为有特色、感兴趣的内容?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项作为重点调查了解探究的内容。

然后,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吃一吃、问一问、查一查等方式,对自己喜欢、要向别人介绍的“项目”作全面地调查了解。

比如“好吃的”。家乡的风味小吃、特色粮、果等,叫什么名字?什么样子?怎么好吃?生长季节、特点什么样子?有怎样的历史?在家乡有怎样的声誉?在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占什么样的位置?

三、相互交流,丰富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学习具体介绍物品特点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作一下变动,不再是推销商品,而是口头介绍自己要想别人介绍的东西)

调查了解结束,找选择了相同或相近项目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做到“资源共享”。然后,确定出自己要介绍内容的重点和特点──人人都写这些内容的话,每个人要选取与别人不同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这样,保证介绍的内容有自己的特色。

然后,全班同学集中交流,老师组织指导学生对交流情况作出评议。

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师组织学生针对交流情况从三个方面进行评议:一方面是否通过调查、实践探究,是否了解所要介绍事物的特色;另一方面,是否比较合适地运用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来把物品的特点介绍得很清楚明白;再一方面,语言是否比较准确。

四、“撰文”,介绍自己家乡“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

要求学生根据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同学的评议,仿照读过文章,也可以自己独立,撰写初稿,请老师作一下指导,重点是“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把自己要介绍的相关内容,介绍清楚。”

然后,把自己写好的文章读给同学听,先请他们当读者,看能否读得明白,也请他们提意见──哪些地方写得没有特色?哪些地方写得不够清楚具体?哪些内容可有可无,可以删掉?还可以加进哪些内容?同学之间相互“指导”。

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开展活动,实现文章的交际功能

针对学生活动除确定的“读者对象”,或者开展“向来宾介绍的模拟活动”,或者让学生把自己撰写的文章寄给朋友、远方的小伙伴,并通过书信与对方交流读后的心得。

第二种方案:围绕本组教材选文合推荐课外阅读内容的主题特点,活动主题确定为“身边…….的奥秘探究”,省略号内容为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等。活动已培养学生探究身边各种自然现象奥秘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的探究结果。本主题活动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一起进行。

具体活动流程

一、结合课文学习开展自然中的奥秘主题课外阅读活动

采用单元整组教学的方式,先组织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本组各篇课文的内容,想一想自己对那类内容的课文最感兴趣。在重点学习了《鲸》之后,组织学生阅读本组推荐的各类文章、书籍,也可以从图书馆挑选、从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科普文章来阅读。

班上要召开“身边的……奥秘”新闻发布会,互相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读书收获;读书活动的开展方式和要求,可参照“方案一”。

二、“身边的……奥秘”实践探究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选择自己感兴趣、有疑问又困惑的自然现象,以“…..探秘”为主题开展活动。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召开一个开题会。会上,同学们各自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明确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制定出问题探究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确定的“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给以指导,只学生确定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得到基本解决。

然后,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协调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探究过程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记下各种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纪录,做好资料搜集卡片。

三、召开“身边的××奥秘”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改为“发布新闻”

“新闻发布”过程中,主要介绍自己的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和所得到的结论。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以及结论是否明白”进行评点,如果学生在“现象、结论的清楚、明白程度”方面有问题,组织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提示进一步探究的方法、方向或者纠正其现象、结论中的错误。

四、撰写“身边××的奥秘”的研究论文

要求学生学习运用在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写下来。参照“方案一”中的三、四两个环节,对学生“撰写论文”情况给以指导。

五、编辑出版《身边××的奥秘》文集

学生反复修改,班上编辑出版一本以《身边××的奥秘》为书名的文集。还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的“论文”发到相关的综合实践网站上,好的作品推荐到相关刊物。

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要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活动在他们生活中的价值、意义和乐趣,这是开展好本次活动的重要前提。

第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教师都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想探究、想介绍的内容来观察、探究、介绍。

第三、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老师可以通过随时的检查,给予个别的指导,对典型而又普遍的问题,要做好集中的指导。

第四、“学习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一重点训练内容,可以通过安排片断练习的方式重点解决,在具体的习作指导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口头或书面介绍,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要泛化,不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项写作的要求,而是自己介绍时的一种“需求”,是“我”需要这样介绍,而不是老师要“我”这样介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
《草原》电子教材
《草原》电子教材
《白杨》教学设计之一
《白杨》教学设计之一
上一篇:回顾·拓展一(1篇)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下一篇:回顾·拓展六(2篇)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