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教学指要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这个数字,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魔力——会不会使人“发”。上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时,我看见一辆面包车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车“鼻子”撞扁了,轮胎变形了,窗玻璃弄碎了,司机送医院去了,怪惨的!我走过去一看,发现这辆车的号码最后两位竟是“88”。嘿!有两个“8”字的车,不仅没“发”,还栽了跟斗呢!看来,“8”不一定会“发”。看了一会,我便赶快往家里跑,想把我这新发现告诉妈妈。

 

  刚到家门口,我就扯开嗓门儿喊:“妈妈,我回来啦!”我一连喊了好几遍,还是不是见妈妈的影了。我跑进妈妈的卧室,只见妈妈正伏在床上抽噎。“妈妈,你怎么啦?”我走过去关切地问道。妈妈抬起头来,用红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难过地说:“小辉,妈妈今天不小心把送到阿姨家去的1000元钱给弄丢了!”妈妈说完又伏在床上伤心的哭起来,我也跟着哭了。过了一会儿,爸爸没找到钱,回来了,在一边默默地吸着烟。唉!谁说“8”会“发”呢?

 

  第二天,我把这些天来所经历的事情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拍着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8’不等于‘发’。要想‘发’,不靠‘8’。”我回味着老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1.选择题。(只选一个答案)

 

  “‘8’字可吉祥啦,它就是‘发’。”这句话中的“发”的意思是(  )。

 

  A.发生灾祸 B.发财致富 C.发表见解

 

  2.作者对“发”等不等于“8”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请用“  ”勾画出体现这种变化的3个句子。

 

  3.为了说明“8”不等于“发”,文中记叙了哪两件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题:要想“发”,不靠“8”,那么靠什么呢?谈谈自己的见解。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在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月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还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