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文本语言发出的细微声响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但是,这巧妙仅仅是作为成年人教师我的体悟。问题是要引导年龄尚小的学生去感受、去体验。教学目标如何设定,教学流程如何安排,单元主题如何突出?会不会因为“鲈鱼”“禁捕”等信息的整合将语文课上成自然课?会不会因为“道德问题”的拓展上成思想品德课?会不会因为“故事精彩”上成内容分析课?这一切的一切说起来只是个简单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难归难。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嘛。这路,在哪儿?在脚下!脚踏“感悟、发现、探究”的理念之云,展望设想学生从入课(走入课堂)到出课(走出课堂)的变化,就会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鱼饵、操纵、小心翼翼、翕动、嘴唇等等这些词语要在语境中认读、理解,不难;勾画句子,大胆质疑,书写感受,很关键。
抓住“得意、急切、沮丧、依依不舍以及盯、平静”等词语朗读感悟“我”和“父亲”的言行,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这是重点。
理解钓鱼的启示,识别生活中诱惑人的“鱼”,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这一条是难点。
扣住根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将语文课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地上成语文课,我认为要从三个层面去操作,由言——到意——再回到言。很多失败的语文课,忽视了第一个“言”,直接进入了“意”,在“意”上大做文章,结果有了“分析”之嫌,“再回到言”更是一句空话。《钓鱼的启示》的三个层面具体怎么突破呢?
突破第一个层面:读,进入言。这一个“言”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但是,问题就出在“熟悉”二字上,因为熟悉而忽略,因为熟悉而太放手,因为熟悉而致使学生的语文根基不实。说白了,这一个“进入过程”就是简简单单的读正确、读流畅、初知大意的过程,它是学生滋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根本,是学生提升语文能力的前提,是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底线。那么,这一个“进入”如何做呢?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想象、回忆、动作比划等方式读中解决重点词语“涟漪、翕动、抉择”;放手让学生圈点批注,写下问题及感受;读中提炼统领全文的关键词语“诱惑人的‘鱼’”。
突破第二个层面:读,进入意。感受我的心理,凸显放鱼之难,必须抓住“得意、大声争辩、乞求、沮丧、依依不舍”指导朗读。本真的朗读是还原语境,在得意处读出得意,在争辩处读出争辩,在乞求处读出乞求,在沮丧处读出沮丧,在依依不舍处读出依依不舍。依据关键词语,还原语境,可以用“丰富文本语言”的方法重点突破儿子面对父亲要求放掉“诱惑人的‘鱼’”时“急切”地说的一句话“爸爸,为什么”。学生可能在句前添加语言,如:天啊,我的耳朵没有听错吧,爸爸,为什么?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放掉鱼?爸爸,为什么?……可能在句中添加语言,如:爸爸,亲爱的爸爸,要我放掉鱼?为什么?爸爸,放掉鱼就等于放弃可口的鱼汤,为什么?……可能在句后添加语言,如:爸爸,为什么?你不是来钓鱼的吗?爸爸,为什么?又没有人看见。爸爸,为什么?辛辛苦苦钓起来的鱼为什么要放呢?……丰富句子的最大好处在于彰显“我”的“急切心理”,一句一句,由言入意,言意兼得。最后通过与原文的话比较,就会发现急切的“我”把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融入了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爸爸,为什么?
对比感受父亲的心理是必要的。也不想放掉“诱惑人的‘鱼’”的父亲面对在道德准则面前显得异常“平静”,但是“平静”之中并不平静,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呢?学生找到“盯”后要感受这是怎样的一盯,要鼓励学生站在父亲的角度体会父亲当时复杂的内心矛盾以及作出决定的艰难。
进入意,归根结底是读懂启示,感受生活中的“诱惑人的鱼”。放掉眼前的实实在在的“诱惑人的鱼”尽管很难,但是父亲还是决定放,那是不容争辩的。因为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这是规定。违背规定是什么行为?是卑鄙的行为。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结合名言,变换导语,反复引导领会描写“启示”的文字:“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但是一个人只要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问题是真实的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有很多诱惑人的“鱼”,让学生说一说,如:超市收银员阿姨多找的零钱,校园芬香扑鼻的鲜花,别人那可爱的玩具,随手乱扔随口乱吐的方便……这些“诱惑人的鱼”包围着我们,逗引着我们,迷惑着外面,一念之间,既可能成就一位道德模范,也可能塑造一个被人唾弃的卑鄙小人。
突破第三个层面:读,回到言。“回到言”关键在一个“回”字。很多课到“入意”环节就戛然而止,就安于现状,就迷失了方向。教师带领学生一个猛子扎到“题海”之中,练啊练啊,练得学生头昏脑胀,练得学生天旋地转,练得学生内心麻木,练得学生不知所措。“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以人为本”成为贴在“新课程”脸上招摇过市的一张皮。“回到言”就是去掉这张皮,还语文一张本真的脸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