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住一张“嘴”,读活文中人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品读《渑池之会》之“嘴”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读书的方法,细细品读一下《渑池之会》中的那张“嘴”,看一看站在我们眼前的又将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学生自读后,迅速感悟到一个勇敢无畏的蔺相如。
师:如果说《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是一个为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那么《渑池之会》中的蔺相如是一个为君主而无畏的人。
生:老师,我认为蔺相如这次的勇敢不仅仅为了赵王,是为了国家的尊严。正像我们以前学习《晏子使楚》时您讲的一样,晏子维护了个人尊严,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师:说的太好了!蔺相如为国家尊严而“无畏”,值得赞颂。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再现当时扣人心弦的时刻。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师:这个故事中对那张“嘴”说话时的情态描述,也不够细致,请同学们根据当时的情景,加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让故事更加精彩。
3、一个为国家安和而“无私”的人
──细读《负荆请罪》之“嘴”
师:通过同学们对前面两个故事中关于“嘴”的研读,在我们面前,赫然站立起一个为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一个为国家尊严而“无畏”的人——蔺相如。请同学们沉下心,仔细读读《负荆请罪》之“嘴”,从蔺相如的话语及举止之中,你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蔺相如还是一个为国家安定、和平而“无私”的人。
他三番五次地避让廉将军,不是懦弱,因为有事实为证,面对强暴的秦王,能做到“无我”、“无畏”的人,怎么可能怕廉将军呢?所以,即便蔺相如的那张“嘴”不说那番话,我也认为,蔺相如之所以避让廉将军,是因为他心系国家安危,而表现出的大度与无私。
解说:在引导学生切入到文本意义的“冲突处”——“嘴”之后,以此为教学基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扎扎实实地研读语言文字,沿着文字的脉络,触摸历史人物的“心”,逐层品读,渐渐丰满、活化了人物,在我们面前逐渐立起蔺相如那鲜活的形象。在感悟蔺相如为国家而“无我”、“无畏”和“无私”的高尚情操的过程中,注重文本的语言元素的利用,进行品词析句、遣词造句、创造性想象和复述等语言文字训练,上出浓浓的语文味道,时时闪烁语文学科特质的光彩,彰显语文课程的独立价值。
三、点评,回归“基点”话“真”人
在引领学生对“嘴”的多层探究,感悟人物后,再次回到探究的基点:
师:我们再看廉颇的这句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着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想一想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靠着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去了?
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嘴”的作用和背后闪烁的人物节操。
师:的确,古语有言:一人之辩,胜雄兵百万。这张“嘴”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尊严。更让人敬景仰是在这张“嘴”的背后,我们领略到的蔺相如为国家而“无我”、“无畏”和“无私”的高尚情操。
师:看来,为赵国立下大功的是这张“嘴”,而廉颇不服气的还是这张“嘴”,你对廉颇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廉颇的不服气正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廉颇是一员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靠得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流血牺牲。如果廉颇一开始就能认识到蔺相如的功劳,就不是廉颇了。
生:廉颇为国家利益知错就改,而且负荆请罪,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
解说: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回到探究的基点,让学生结合读书感悟,联系全文,通过对这张“嘴”的研读,引导学生客观地点评人物,使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更符合历史人物的性情。让学生的循文感悟,在交流、分享中更趋于客观、理性,既学会思考,又悟得写法,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提升大有裨益。
《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说有所突破有点新意的话。得益于能找到文本意义的“冲突处”,由此作为基点,辐射全文,激活思维,通过品读对话,多层面、立体化、富有情趣地解读文本。文字是有灵性的,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情智的参与,才能让语文的魅力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