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十九课,请同学们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 生:白杨! 师: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吗 生:主要讲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师:说得真准确。(在黑板上贴上字条“介绍白杨”)这个边疆指的就是老师的家乡(单击计算机键,大屏显示“新疆”)齐读。 生:新疆! 师:写“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左边弓字旁里有个提土,别忘了。 师:是啊!失去了土地,疆域就不完整了。(文字退出屏幕) [这既让学生自己观察、记忆,找出这个生字在字形上应该注意什么,又把字的音形义结为一体,适时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在我们新疆处处都可以见到白杨树,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更不像榕树那样浓荫蔽日,只是笔直笔直地向上长。一排排,一行行倔强地挺立着。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让我们一起读书,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的展示,自然而适时,在上课之始,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师:请自由朗读全文,并且画出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那个自然段。 (学生边自读边勾画思考) 二、了解白杨特点,学习析词悟情 师:请你读出画好的段落,大家边听边想自己哪儿不明白。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师:提得很好,老师帮你记下来。(板书:严肃) 生:我不明白爸爸介绍的白杨树到底有什么特点 生: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 [学生质疑,在一边读一边思考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学生的提问,不仅抓住了写爸爸神态的词语,也将写树与写人的词语联系了起来。说明学生已从爸爸的三句话中初步学会从含义着眼,抓重点词,寻找内在联系。] 师:经过思考,同学们提出了非常有水平的问题,让我们先看一组画面,它能帮助你了解白杨的特点。(击键) (学生观看画面,聆听解说词。) 师:根据爸爸说的话和看到的内容,四人一小组讨论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白杨的特点是直、适应性强和生命力强。 师:总结得不错,请问这三个特点是怎么得来的 生:爸爸一共说了三句话,我们是一句一句地读,抓关键的词归纳出来的。 师:这个办法真好,不如请你们小组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让大家学一学。 生甲:爸爸说的第一句话是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通过“从来”、“直”,我认为白杨树很直。 生乙:爸爸说的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从“哪儿……哪儿……”我看出白杨适应性强。 生丙: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不管……不管……总是……”和“那么……那么……”我看出白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词句训练,而且照应了自己的质疑。老师紧抓写白杨树的关联词语,既进行了深入的语言训练,又学习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师相机击键,大屏幕显示学生朗读这段话,在学生重点讨论的三句话上有黄色线条作标识。) 师: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生:坚强! (板书:直 坚强) 师:概括得很精练。可作者比你们还巧妙,他用了一个词把白杨的特点全说上了,快速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到这个词并说说为什么。 生:是高大挺秀。因为“挺”可以说明直的特点,而“高大”和“秀”说明它长得好,坚强。 师: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能不能想得更深入些。 (生自读描写环境恶劣的第1自然段) 生:高大是说白杨长得粗壮、结实;“秀”是说白杨长得秀美。读第1自然段,我知道白杨是长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戈壁滩,在这么荒凉的环境中它却长得高大、秀美,给戈壁带来绿意和生机,所以说它很坚强。“高大挺秀”这个词用得好。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