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之一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师: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生:写了三件事,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
  生:我补充一点,还有看跳鱼儿。
  生: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师:对,看跳鱼儿这件事,看不出闰土动作上的特点,可以先不讨论。
  板书: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
  师: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对你印象最深?
  生:在这三件事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瓜刺猹这件事。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而且以前我根本没听过这样的事,听了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
  生:因为这一段作者写得很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从而更加突出了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生:这一段写得最生动,我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英勇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最深。
  生:我觉得这一段不仅留给我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是很深的。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形象,也正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师: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机敏、勇敢、能干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十几人举手)
  师:(引导同学们想象这幅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学生: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由轻声读、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师:现在你们的头脑中浮现出这幅画面来了没有?(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
  师: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
  生: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师: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英勇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学生找后回答)
  板书:捏了胡叉
  轻轻走去
  看了猹了
  用力刺去
  师: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生:(略去复述部分)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我也用这样的办法捕过鸟,但没有捕到。
  生:补充一点,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生:(略去复述部分)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生: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一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师: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生: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师:“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
  生:“仿佛”在这里当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讲。(几个学生讲)
  师:对。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师:讲得很好。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
  生:课文中一共讲了少年闰土的四件事。是采用对话的形式讲的。
  师:对。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学生默读勾划)
  师:现在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生:(读闰土的话)
  板书:讲捕鸟、讲捡贝壳、讲看瓜刺猹、讲看跳鱼儿。
  师: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小组讲)
  师:现在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学生情绪高昂、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生: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
  生: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
  生: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
  生: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同学还继续纷纷举手要说)
  师:因时间关系,课堂上不讲了,下课后我们在小组继续讲。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师: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
  生:这一段话说明“我”知识缺乏,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无根据地把它想象成像小狗一的东西。
  生:知识缺乏不恰当,应改为贫乏。
  师:改得好。造成“我”知识贫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黑暗的旧社会。
  师:对,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
  生:我补充一点,这里用的两个破折号和我们前边讲过的《蝉》一文的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教师插说,有如括号的作用,但和括号不同,它必须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