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之七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题“出塞”。你为什么读sài,诗题中“塞”是什么意思?(边塞、关塞)
    从诗题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提到边塞,你想到了什么?
    (大漠、烽烟、黄沙、荒草……)
    可见边塞自然环境恶劣,怪不得王维写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写过“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样的诗句。
    (将士、血战、兵戈……)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
    [评:人文性,不管怎样理解,说成是人类、文化、文明也罢,说成是人性、修养、情操也罢,总之,必须承认,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思想活动。它的物质基础仍然是语言。而且,语言本身就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学生对古代战争的苦了解并不深刻,因此要结合一些资料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
  二、新授
   1、学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是怎样描写边塞生活的?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诗中“人”指的是――?(戍边的征人)
    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塞远,离家时间长)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条件艰苦,战争残酷,离家的征人只有什么相伴?让我们从上一句诗中找答案。(明月,边关)
    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你怎样理解呢?
    学生回答。
    为了理解这句诗,让我们先看一段资料: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在此常常入侵中原。
    看来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一批又一批的征人依旧是万里长征久未还。
    假如你是征人,仰望明月心中会想些什么?
    是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征人们这一切一切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出示)
    ①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脸,相互搀扶着,地来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树下,遥望,忍不住喊一声;
    ②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替别人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遥望着,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擦拭去眼泪;
    ③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看见别人的爸爸百般爱护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泪水,稚嫩的心灵在呐喊;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评:通过想象,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征人的苦,以及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一种情感。让学生真正地走入到情境中去,感受到战争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无尽的痛苦。]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古代的边塞诗,也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让我们齐读。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后两句讲了什么?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汉朝李广将军)
    秦汉至唐,将军无数,诗人为什么单单提到汉朝的李广将军的?
    让我们看一段资料:汉朝李广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后,称其为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结合资料,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这两句是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教师提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小结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一齐读全诗。
    [评:在这节课中学生深深地体味到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良将的思慕,对国家的爱,这一切都是对和平的渴望。在人文性体验上,给学生一个正确地认识,从小树立对和平的热爱]
  三、结课升华
    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古诗,更结合了大量资料,读出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良将的思慕,对和平的渴望,这些诗文深处的内容。我还有一些资料可作为这首诗的补充。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师:时光流转到了今天,透过历史的天空,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唐乃至到明清的汉民族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千年战争”让我们感慨,让我们唏嘘,这让我们看到了和平的可贵,我们呼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