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读《江姐》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标志性意义,经过了三年的浴血抗战,这一年10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胜利的喜悦,解放的欢呼,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然而,在反动派盘踞着的黑暗的角落,却正在上演着最后的疯狂。他们在撤退前夕,又一次扬起了滴着血的屠刀。屠刀之下,江姐那略显苍白的美丽面庞深情地眺望着东方。那是即将破晓的前夜,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等来黎明。
  《江姐》选自《红岩》,故事截取了江姐狱中临别的一段场景,详细生动地描写了江姐最后的时刻,刻画出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从容淡定的精神气概。
  江姐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当“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江姐以敏锐地意识到,永别的时刻到了。也许这是她久已等待的结果,所以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她的表现才那么从容不迫。
  这一点,在江姐与狱友对比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临别的时刻,狱友“难过”、“不安”,江姐却是“平静”的。接下来,作者不吝笔墨,详细入微地描述了江姐打扮自己。狱友们在难过不安的心情中,看着江姐“不慌不忙”藏起讨论题纲;看着江姐不慌不忙地对着破镜子梳理她的黑发;看着江姐不慌不忙地换上干干净净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套上玫瑰色的短毛线衣,甚至还理好旗袍上的折痕……打扮好之后,江姐又在镜子前看了一下,又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读到这里,让我们窥探到了一个普通女人的爱美之心,一个正常人的对生活的爱。
  这一切,都无法和即将到来的死亡联系起来,然而江姐却清楚的知道,她的目的是刑场!等待她的美丽的却是,敌人黑洞洞的枪口……
  当她临走时对室内的一瞥,更是表现她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让人无法不恻然。
  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从这个角度来看,《江姐》是一出悲剧,然而,正是靠着江姐的这一种平静,营造出了一种悲而不哀,悲而不伤的氛围;正是靠着这一种平静,更加凸显了人物的精神境界;正是靠着这一种平静,反而能在读者心中搅起更大的波澜。鲁迅诗曰“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必须领着学生细读之,细思之,细品之,才能在平静之中读出惊天动地的伟大来。
  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江姐对待死亡能如此平静,如此从容?
  我们放手让学生从文中寻找到原因吧。从这里“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要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原来,江姐只是把死亡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考验的是什么?是对党,对革命事业,对人民的忠诚。从这里“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微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江姐和其他同志为什么微笑?原来,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的是革命的胜利,是全国的解放,更是光明的未来!虽然这一切他们无法看到,但这一切其实早就扎根在他们心中,这就是信仰!
  至此,一个忠于革命,一个信仰坚定,一个有情有义的江姐就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6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英雄已远,但后人仍在传唱他的故事,那惊雷,仍然震聋发聩。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的时代,价值观日趋多元,对革命事迹的接触也少得可怜,为了更好的理解《江姐》,还要和表现同时期、同命运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像五年级上册学过的两首革命诗《耕荒》、《囚歌》,这样举一反三,学生们才能在一个个个体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整体的印象。
  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以“平静”为切入点,设置两个问题模块,一、从哪儿体会出江姐的“平静”?二、体会江姐为什么在临别时刻表现得这么“平静”?
  最后,让学生们讲一讲知道的革命英雄事迹,读一读《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