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决定成功,细节成就精彩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实录】
2007年9月21日。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五(3)班。
师:知道老师从哪里来?怎么知道的?
生:老师从杭州来,我从这首古诗中感觉到的。
生:我听老师说的。
生:我从屏幕上看到的。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我的单位和名字?
生: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费老师——费蔚。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杭州的景点(出示卡片:苏堤;平湖秋月;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净慈寺;断桥……(结果没有一位学生去过杭州,老师把这些景点卡片送给学生)
师:再玩一个对对子的游戏:(师生合作)天——地;雨——风;河——山;绿——红;山花——水草;燕语——莺歌。天涯——海角;大陆——长空;清风——明月;暮鼓——晨钟。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晓出净慈寺》。读过这首诗吗?
生:我三年级读过。
生:我是五年级。
生:我是二年级。
师:那谁能读?(指名读,评价:都读正确了)
师: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生:杨万里。
师:有谁了解杨万里吗?
生:他写的诗歌都很容易使人理解。
师:(简介诗人)……两位皇帝对他有高度评价,说是“直不中律”“也有气性”。
师:谁能不能背诵?(指名学生背诵,转过身来背给听课老师听)
师:大家都能背出来了,那你还想学习些什么呢?
生:我想了解意思。
生:我想知道诗人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生:我想知道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师:大家都提得很好,这节课就尽可能满足大家的要求。请大家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这首诗,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
生(分别):美。绿。红。艳。秀。
师:美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诗人杨万里还写过这样的诗句:小荷——(生齐背)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又是怎样的美?
生:精致的美。小巧的美。
师:这首诗歌也是这样的美吗?
生:不是,而是“大”。
师:(板书:大)对,这是一种“大气之美”。再自由读读,从哪里读出了“大气”?可以用笔圈圈点点,不要错过每一个字、词。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表示大得与天连在了一起。
生:“无穷碧”,那是无边无际的绿色。
师:除了绿大得多,还可以怎样理解“无穷”?
生:绿的颜色多种多样,有深的、浅的、明的、暗的……
师:对呀,早上,杨万里看到“无穷碧”,它们可能蔓延到哪里?
生:(举起课始时老师与学生交流谈话时发的景点卡片)绿到了三潭印月。绿到了断桥。绿到了平湖秋月。绿到了净慈寺。绿到了苏堤……(这个班级俨然成了绿得化不开的西湖)
师:如果这里就是西湖,你们看,这满湖的绿就是——生齐读:接天连叶无穷碧。
师:你还可以从哪里读出绿?
生:从“映日”可以看出来。“别样红”说明红得很鲜艳,与众不同。
师:可能和哪些花红得不一样?
生(分别):牡丹花。玫瑰花。杜鹃花。(教师板书:别样红)
师:老师带来一段文字,是月光下的荷塘(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片段)老师读,你们感受有什么不同?感觉一样吗?
生:一个白天,一个夜里。这段文字的感觉是柔和美。我感觉荷花好像要闭眼入睡了。
师:你能读出这个“大”吗?现在读,味道就可能和前面不一样了。与老师一起用对对子的方式读。
师:接天——生:映日。
师:莲叶——生:荷花。
师:无穷碧——生:别样红。
师:诗人杨万里还写过这样一首诗句:(出示:六月西湖锦绣香,千层翠盖万红妆)你从哪儿看出也是写荷花的?
生:我从“千层翠盖……”看出来。
师:(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一下,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一句含蓄,一句暴露。
师:(出示《晓出净慈寺》)配乐。请大家朗读。(生自读)
师:后两句是诗人看到的情景,前两句写了什么?
生:写了西湖的原因。
生:写了荷花盛开的时候,是最漂亮的。
师:谁能读出这种感受?
师:(问学生)为什么开篇就抒发感情了?
生:不知道,反正我觉得诗人很盲目就写了。
生:诗人一看荷花,就仓促地写了。
生:西湖美让我情不自禁地写了。
师:加入加上动作,你能表现出感情吗?自己试一试?(学生配上动作朗读)
师:假如加上一个感叹词,你会读吗?我会加上一个“啊”,你呢?
生:(加上“呀、呦、哇”朗读)
师:把“啊”放到中间,能表达感情吗?
生:风光不与四时同啊!
师:古代的诗歌没有标点,你会加上什么标点?出示:“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加上感叹号。(学生没有异议)
师:只能加感叹号吗?
生:可以加上分号。
师:老师加上问号,可以吗?谁能读出来?
师: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杨万里可能几岁?(学生都猜35岁左右)其实,诗人那时已经整整60岁了。
生(众):啊?
师:为什么“啊”?
生:年纪这么大了,还能写出这么好的诗,真不简单!
师:对呀,为什么这么老还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因为——再次出示:“直不中律”“也有气性”。(学生齐读本诗)。
师:学习了杨万里的这首诗,你能写写家乡的景色吗?(学生小练笔:毕竟,。教师巡视;课堂交流至下课)
【评析】
当看到课堂中举起的那一片片错落有致的“莲叶”,听着老师那声情并茂的叙述,感受着孩子们那无限扩张的遐想时,我们不禁要为费老师的精湛的教学艺术叫绝!
在课堂伊始的谈话中,费老师了解到该班没有一个学生到过西湖,更不要说到过那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景点。当我们为费老师捏一把汗的时候,费老师却独具匠心地将写着景点名的词语卡赠送到了孩子们的手里,既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也为后面的教学流程设下了伏笔。此时此刻,那一个个“景点”经费老师魔术师般的轻轻一点,即刻出现在了课堂:三潭印月、断桥、平湖秋月……这“无穷碧”的绿扩张着、弥漫着,想象的天空没有止境,心灵的放飞没有休止。全班学生仿佛都成了片片“莲叶”,蔓延着绿色的最美,一直到无穷尽头的天际。
《晓出净慈寺》因其“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与众不同成了千古名诗,所以多数学生在课前早已熟读成诵,最早的甚至早幼儿园就熟读成诵了。费老师充分预设到了这一点,那么如何来设计课堂、提升学生呢?她抓住了古诗中融合着的“景美、情美、韵美”。为了感受这“荷”的美轮美奂,费老师链接了杨万里写的另外的两首古诗《小池》和《清晓湖上》,以及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片段。这样的文本拓展,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缤纷多彩的“荷的世界”。荷的美或精致小巧,或含羞隐匿,或轻柔委婉,或直接铺展,或磅礴壮阔。在互为一体的比较感悟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气势大色彩很快就被学生理解和感悟,沁入学生的心扉。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仿写古诗小练笔环节中,当我们听课者还在绞尽脑汁时,一首首新诗却已经吟诵出来:“毕竟苏堤三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桃花红艳满枝头,莺歌燕舞来伴奏。”“毕竟南湖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菱花满湖朵朵艳,一望无际荡涟漪。”这绽放的仅仅是桃花、菱花吗?不,还有最美的智慧之花!(070922)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下一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