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学设计之二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4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3.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读了王冕的《墨梅》和郑燮的《竹石》,感受了梅与竹的美好形象,也体会了诗人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背背这两首诗。
    交流: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借物喻人,诗言志)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石灰吟》,也是一首借物喻人,来表述自己志向的诗。知道“吟”的意思(吟诵)这位诗人是于谦,课前预习后了解到他的哪些资料?
    普通石灰又有什么可以吟诵呢?于谦又要借石灰来表达怎样的胸怀呢?
  二、自学古诗。
   1.回顾前两首诗的学法。(先读懂诗中物的形象,再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的情怀志向。)
   2.自读。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人借石灰想告诉大家什么?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交流,在交流中体会石灰形象。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这些都是石灰的烧制过程。从这些词语中你觉得石灰由一块块石头变成可以为人所用的石灰历经了一段怎样的历程?用词语形容。(千辛万苦,历经磨难)
    用朗读表现其历程的艰辛。
    “若等闲”、“浑不怕”
    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石灰对这个磨难的态度和意志。“若等闲”可联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的“万水千山若等闲”一句来理解。
    用词语形容石灰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态度。(在所不惜,视若无睹)
    朗读表现。
    读到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石灰形象?(坚强不屈、不怕牺牲)
    “要留清白在人间”
    抓住“清白”一词,理解:这清白的是石灰的什么?(美好本性,美好品质)
    无论(千锤万凿),不管(烈火焚身),即使(粉身碎骨),我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朗读,替石灰呼出他的心声。
   2.体会诗人的志向和胸怀。
    补充诗人的生平故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体会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人正直的品性。
    朗读古诗,表达诗人的美好品格。
   3.诵读古诗。
  四、拓展阅读。
   1.阅读于谦《石灰吟》的姊妹篇《咏煤炭》。
   2.《爱莲说》[宋]周敦颐(详见附件)
     自读,借助工具书自己尝试解释古文,如果有困难,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说说在这首诗里,你读到的是一种怎样的莲的形象?
     你觉得思想家周敦颐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布置作业。
    默写《石灰吟》
    在这三首古诗中,选择一首诗进行简单的诗歌鉴赏。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