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故事的三种版本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今年,在上苏教版第九册《嫦娥奔月》一课时,有同学就提出,他们知道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与课文中讲的有出入。问这是为什么?
我告诉他们,所谓的传说,最初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流传的,后来才有人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由于流传的年代很久了,加上后人进行了一些加工,就有不同的版本流传。作为课文,只能是选择其中的一种版本。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要是引导学生将传说的其他版本也搜集来,与课文进行比较,不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吗?于是,我对大家说:“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果我们把这些传说搜集起来,搞一个‘中秋传说故事会’,那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愿不愿意去做?”“愿意。”同学们高兴地回答。
我趁热打铁,先引导他们谈谈中秋节的一些民间习俗,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我从同学们的议论中选择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吃月饼的来历”三个话题,让他们各自选择一个话题,分头去搜集相关的传说,准备在“中秋传说故事会”上进行交流。课后他们都行动起来了,有的去图书馆查找,有的上网进行搜索,还有的去请教年纪大的人……
两天后,班级的“中秋传说故事会”如期举行。我先让大家按照选定话题组合成三个相应的小组,在小组内交流。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小组交流之后,我又要求各组推选出两三名代表在班里发言。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搜集的传说故事的版本确实是不同的:
——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同学们搜集到的有三种版本:有的是说嫦娥是自己向往长生不老的生活,就偷吃了仙药才奔月的;有的是说后羿的徒弟逢蒙,贪恋嫦娥美色,趁后羿不在,调戏嫦娥,嫦娥走投无路,只好吞下灵药飞走的;还有的说逢蒙装病,趁后羿不在,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一口吞了不死药才上天的,与课文的说法基本相同。
——关于“吴刚伐桂”的故事,大家搜集到了大同小异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吴刚总也砍不倒。另一种是说,吴刚一心想成仙,于是离家求道。他的妻子缘妇在家艰难度日。后来,炎帝的孙子伯陵来到此地,看中缘妇。伯陵有权有势,缘妇只好屈从于他,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吴刚返家,羞愤难当,将伯陵痛打至死。炎帝闻讯大怒,立刻将吴刚发配到月亮上,砍那棵不死树。缘妇不忍吴刚受苦,便让儿子鼓和役飞往月宫陪伴吴刚。他们到了月宫就变成了蟾蜍和玉兔。
——关于“吃月饼的来历”,大家搜集到的东西也不少。有的说中秋吃月饼起源于唐朝,理由有二:一是历史资料记载,月饼最初是唐朝军队祝捷食品。二是还有历史文献中记载,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到味道极美,当他听到为新科进士开设的喜宴正在进行,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但对于这种说法有人不怎么同意,他们说从他们查到的资料看月饼的起源可能在元朝,理由也有很多……
在各位代表都充分发言之后,我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各人任选其中的一个传说的一种说法,具体地写出来,允许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大家也很乐意,很快完成了作业。
学生应该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提出问题,询问为什么有与课文版本不同的内容,这就说明他们有进一步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资料、分析资料、交流资料、判断真伪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嫦娥是个怎样的人?
下一篇:“逢蒙”的“逢”读páng 吗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