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简介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长征。长征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当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1935 年1 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 月15 日到17 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上,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书记处和军委,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1 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贵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凭险固守娄山关。
  据最新可靠资料,娄山关之战的经过是这样的:“红军二渡赤水,24 日攻占桐梓,25 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 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见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第340 页) 。由此可见,娄山关之战包括了25 日夺取娄山关和26 日坚守娄山关两个战斗阶段。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凝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的场面,通过如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象征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1962 年5 月毛泽东在修改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 词六首) 》( 见《人民文学》1962 年5 月号) 加写的一段话中,细致而深情地回忆了本词的创作过程:“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南方有好多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堪寒。”“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印象与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的实然遇合,造成了作者自认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诗。这些话说明,词人确实是写了娄山关激战的,只不过,他是用含蓄的笔法——正面明写行军,侧面暗写激战,一正一侧,一明一暗,使行军和激战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