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 》赏析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  左右:侍臣。谓……曰:对……说。鸡、狗、马之血:古代定盟所用牲血,贵贱不同:天子用牛和马的血,诸侯用犬和豭(jiā公猪)的血,大夫以下用鸡血。楚僭称王,毛遂为了尊崇他以达到合纵的目的,便叫拿天子所用的马血来。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奉:同“棒”,双手托着。铜盘:指盛牲血用的铜质盘子。而:顺承连词,不必泽出。进:进献;呈递。之:于,介词,表动作行为实行时所旁及的对象,可译为“给”。〇奉,跪,进,都表恭敬,说明毛遂此时改变了对楚王的态度,与上文“按剑而前”形成强烈对比。
  曰:“王当歃(shà)血而定从,  当:应当。歃血: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杀牲取血,用口微吸之(一说,用牲血涂在嘴唇上),以表示守信。歃:用口吸取。
  次者吾君,次者遂。”  次者:两个都表次序,前一个可译为“其次”,后一个可译为“再次”。
  遂定从于殿上。  遂:于是。定从:这里指在仪式上定下了合纵的盟约。于:在。〇由毛遂安排,三个主要人物歃血于殿上。合纵于楚,至此大功告成。“于殿上”三字,与上文“胡不下”对照来看,韵味无穷。
  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  持:拿。盘血:铜盘中所盛盟誓用的血,这里特指大夫以下用的鸡血。
  “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  公:公等,可译为“你们”。公,对尊长或平辈的敬称。相与:共同。于:在。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录录:通常写作“碌碌”,平庸没有特殊才能。所谓:(人们)所说的。因人成事:是当时成语,意思是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因人成事者:名词性“者”字短语,意即因人成事的人。也:表判断语气,兼带感情色彩,可译为“啊”也可不译出。〇记十九人歃血于堂下。“堂下”与“殿上”相对。上文已说“定从”,故此处只说“歃血”,是“定从”的余笔,并结束十九人活动始末。“录录”二字,表明十九人并非“有勇力文武备具”的人材,与篇首暗相呼应。以上为第三层,记叙赵楚合纵结盟仪式的情况。

  记叙毛遂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极不顺利的情况下,用威胁与说服的手段,终于使楚王订下合纵之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  已:已经。定从:指与楚订下合纵御秦的盟约。
  归至于赵,  至于:介词性结构,表示时间、处所等所至的范围。可译为“到了”。〇与上文“比至楚”相应。对合纵于楚往返途中的情况都只用一个短句带过,可见剪裁之功。
  曰:“胜不敢复相(xiàng)士。  复:再。相士:观察鉴别人材。〇这一句奇峰突起,是有感而发,下文对此加以说明。
  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shǔ),  寡:少。百数:以百计算。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  以为:认为。失:错。不失,是不会看错的意思。〇表现平原君过去对自己观察鉴别人材的能力十分自负。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今:如今,现在。乃:副词,却。于:介词,对。之:他,代“毛先生”。也: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呀”,或不译出。〇语意急转,表现平原君的悔恨与歉疚,下文对此作补充说明。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而:就。重:贵重;宝贵。于:比。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商、周两代都以为传国之宝。大吕:周代宗庙的大钟,也是宝物。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疆(qiáng)于百万之师。  以:凭。三寸之舌:借指辩才。疆:同“强”,优越;好。于:比。百万:举成数,极言其多。师:军队。〇突出毛遂在合纵于楚的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与上文“先生不能,先生留”相映成趣。  胜不敢复相士。”〇是根据上述说明得出的结论。
  遂以为上客。 遂:于是,就。以为:是“以……为……”的紧缩,“以”后的兼语(毛遂)承上省略,可译为“把……当作……”。上客:最受尊礼的门客。〇以平原君对毛遂的报答和尊敬结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