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涌动,个性飞扬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背景]
本诗作者杨万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田园风光图。开头两句勾勒乡村小景,点明时节;后面两句则由物及人,“急走”、“寻”等寥寥数词,就将儿童的天真烂漫跃然纸上,极富生活情趣。
前天执教本诗的前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由于过于注重讲解,过于注重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上展开教学,结果相当失败。执教这一首时,重新调整思路,从三维目标设计,收效明显。
[过程描述]
本诗教学从以下板块展开:
1、谈春。让孩子谈谈春来乍到景象,然后用一个词来概括,如“生机盎然”等。
(因为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江南春早,虽是三月,却也桃红柳绿,燕子南归。学生有生活感受,让学生用词概括,既是锻炼语言归纳能力,同时也为下文诗意体会铺垫。)
2、读诗。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如自读,同桌合作,前后桌比读等。
3、解意。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猜一猜、找朋友帮一帮等办法自己学懂诗句的意思。在反馈学生学习状况,肯定学生做法,提出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学习方法。
(此环节充分放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明确诗句的意思。我想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一些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教师只是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学法。)
4、想象。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1)补图。在课文插图上添入你认为还要添加的景物。(学生事先准备好彩色笔)
(2)反馈。学生添加的景物大致有:花草、远山、燕子等飞鸟、飞蝶、红日……这样以来,课文中比较单调的画面也生动了很多。然后CAI出示春景美图:青山绿水,油菜花黄,小蝶翻飞。配以音乐,让学生欣赏。
(3)写话。分组写,一组写春景;二组写孩子抓蝴蝶的情景。
(4)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比体会诗句中语言的美,作者用词的生动活泼,知道古诗是最传神、最凝练,也是最富有情趣的语言。
(课文中已有插图<浙江版教材>,但是那插图只是编者草草应付所用,实在不敢恭维。画面潦草,色调单调,原本优美富有情趣的场景在画中几乎没什么体现。课文中又有许多空白之处,充分利用插图不足之处让学生想象补图,在补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话,将观察与想象,将想象与表达有机结合,更使物与景,景与人丰润,诗境初显。再在交流中提炼学法,渗透学法指导,有实在意义。)
5、表演。让学生再次细细品味诗句,用心体会诗中所描写的画面,把自己当成诗人,进行表演。
(1)学生自练。或闭目思考,或即兴表演,或几人合作等。
(2)随机互动。学生采访(或是让学生质疑)。
预计——
◇请问先生到徐公店有何贵干?
◇请问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春天这么美,你为何只写小路、树头?
◇你当时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你最想说什么?
(3)在采访中相机引导学生体悟诗人此时欢欣、愉悦,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再引领学生诵读,要求读出形,读出神。
(如果说想象一环节已经初显诗境的话,这一环节的安排采用假想诗人的情境,再现生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对诗境进行“二次加工”,让学生收到审美的愉悦。比如有一学生在回答最后一问时竟说“孩子,不要失望,虽然你找不到蝴蝶,可是那满地的朵朵油菜花不正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吗?”多么美的体会,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平淡中透露哲理:有所失正是有所得。孩子在互动中迸发了睿智的火花,闪耀出的是人性的光芒!)
6、拓展。出示《天净沙·秋思》引导学生学习。
(1)出示下面一首诗(元曲),四人小组快速学习,思考:诗人所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人生活环境不同,心情也就不同。
(3)对比朗读,读出诗人不同心境。
7、延伸。课外将《宿新市徐公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案例解读]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可是传统的古诗教学,基本上是按照“交代作者——理解句意——体会意境——背诵默写”的思路进行教学,这固然是基本规律,有其合理一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模式过于一致,方法单调呆板。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则老老实实地记,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往往由于“灌”而变得支离破碎。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诗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走入诗言、诗意,真正体会作者的诗情、诗境,领略其“形之美”、“神之韵”?
一、淡化分析,尝试理解
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场革命。淡化教师的分析正是把“学生从教师的‘樊篱’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让学生尝试解决疑难,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能学”的转变。以上两首古诗教学,在对“词、句”的理解上,学生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热情高,主动参与的意识也比较强。此时,老师只是作一些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提炼一些学习方法,而这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对孩子来说也许终生受益。
比如:理解“树头花落未成荫”一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这一句你们觉得可以怎样理解?
生1:老师,就是说“树上的花落了,未成为茂密。”我从《词语手册》上看到“荫”的意思是“茂密”。
生2:老师,我觉得他这样解释读起来不是很通顺,我们两个(指同桌)讨论觉得应该是“树上的花落了,叶子长得还不是很茂盛。”因为我觉得“未”的意思大概是“没有、不是”,然后我们看了插图,插图上树的叶子是很稀疏的。
师:有道理,你用猜猜、看看的方法也不错。谁还有更准确的说法?
生3:我想把“花落了”改成“花凋谢了”是否更合适?
师:你们以为呢?
生大部分赞同。
师:是的,这样一来,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就更准确了,我们同学通过各种方法来学习真是不错,其实学习遇到困难时动动脑子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尝试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自学汇报,就比较容易地解决疑难。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是耐心地倾听者,是热情的鼓励者,是方法的总结者;而学生呢,则在老师的有效组织下,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迪……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老师在这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过早地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适当地进行一些延迟评价,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中学习,那么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会得到较好地提升。
二、创设情境,多向感悟
古诗的意境是一个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尽管寥寥数语,但却勾画出了一个凄清孤寂的环境,勾画出了旅途游子的悲凉心境。同样《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是美好生活,反映诗人爱自然,爱生活的积极的人生状态,这种意境如果单纯地通过讲解对一个10多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要求过高。因此古诗教学无论是诗句的理解也好,还是意境的感悟也好,必须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点燃学生的活动激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领悟。
1、由“约”为“丰”,引导想象。
我们知道,古诗语言凝练,但意义深远。把简约的语言变为生动,变为意境丰满,引导学生想象是最为重要的。学生通过想象可以把已有经验与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有机整合,产生强烈的主观感受,从而产生美感,这实际上就上一种审美反映。在这当中,学生走进了诗歌,走进了作者内心,真正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获得情感共鸣!
上例中通过让学生给插图补充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与生活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形象——春天是很美的,插图中所描绘的只是春天的一角,同学们通过想象添上远山、红日等,春天的田野就更美了。
2、化“静”为“动”,积极体验。
众所周知,小学生好表现,好动,好模仿是他们的特性。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不妨让孩子自选角色,表演表演。通过表演,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在这当中,学生可以淋漓尽致地演绎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是诗人,或是故友,或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或是穿越时空的记者……学生在表演中徜徉,在碰撞中迸发,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在师生互动对话中体验了诗的意境。形式活泼,生动有趣。上例《宿新市徐公店》让学生表演,正是在表演中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乡村、自然的优美,诗人对热爱生活”的曼妙意境。
3、从“内”到“外”,多维拓展。
古诗教学,如何将课上得有厚度,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窃以为拓展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对文本的一种超越。但是,拓展要合理、适度。我们提倡超越文本,是对那种远离文本,无度拓展的反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习作2》教学反思之一
下一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