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到了什么呢?
   2、边播放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边述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
   3、而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松更是情有独钟。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再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能从哪个字中找到答案呢?(奇)你又有什么问题要问?
   5、想寻找答案吗?
  (二)、创设情境,感受奇松。
   1、创设情境:请大家把眼睛闭上,我们登上了去黄山的飞机,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我们爬啊爬,终于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请大家睁开眼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松树,它们又奇在哪里呢?
   2、学生交流讨论,师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大家说得很好,这三种松的确都非常奇特。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既然它有这么大的魅力,那我们就一起去领略迎客松的风采,并从语言文字中来感受它的奇吧!
  (三)、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
   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迎客松的“奇“呢?
   3、学生交流讨论能反映“奇“的句子及词语。
   (1)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理解遒劲、饱经风霜的意思,读好词语,并读出它的奇。(指名读、齐读)
   (2)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的形态就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指名读、齐读)
   (3)黄山上的松有千千万万,为什么不选其他松,而偏偏选它,这足以看出它的奇特之处。(指名读、齐读)
   (4)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4、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
   5、归纳学习迎客松的方法。
   6、除了迎客松外,还有两种松也十分奇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种松,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较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7、学生介绍另两种松,说出奇,并读出奇,最后熟读成诵。
   8、同学们,玉屏楼真是一个观松的好地方,我们站在上面已经看到了三棵奇松,我们一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深深地吸引住,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松树,让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松好不好?
  (四)、观看图片及录像、升化情感
     (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内容)
   1、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你能仿照着再说几种其他形态的松吗?
   2、观看图片及录象。
  (五)、再次创设情景,复述课文
   1、黄山松和黄山浑然天成,美伦美奂,相信此刻,大家已经完全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了。可是回程的飞机已经在催我们登机了,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地向黄山松、向黄山告别。
     回到家中,亲戚朋友要问了:你到黄山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我是你们的姐姐,从没去过黄山,而且又对黄山松特别感兴趣,你能不能当回小导游,向我介绍黄山奇松呢?
   2、学生当小导游,介绍黄山奇松。
  (六)、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写松的方法,把你印象最深的一种松,写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上一篇:我读书 我快乐     下一篇:《习作3》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