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天火之谜》的三种阅读教学方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对话的过程,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对话的方式(我个人理解为“阅读教学的方式”)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的方式在不断得到优化。在一次“与新课程同行”的小语研讨会上,特级教师薄俊生的《天火之谜》向我们展示了三种卓有实效的阅读教学的方式。

  之一:循问渐进式的阅读教学方式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我们很多人都尝试过,但细想下来,很多时候这种质疑解疑往往只是展示教学思想的一种形式,很少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在《天火之谜》中,引导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文教学(两节课)的重要环节,成为教师教学全文的重要方法,成为学生学习全文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特点是:1、课堂教与学从问题开始;2、问题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问题也不断深入;3、发现问题是学生的快乐,解决问题是学生的需要。

  《天火之谜》是这样循问渐进的:
  1、揭示课题后,教者随即引导: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问题如滔滔流水从口里流出来:天火到底是什么?天火有什么谜?有没有被揭开?被谁揭开?怎样揭开?什么时候揭开?揭开谜底的过程中态度怎样?……
  2、学法引导: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说了很多,如“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3、自主学习,检查交流:引导学生按自己提出的方法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教者提出具体的自读课文的要求(包括字词学习和课文朗读),学生自学后再检查交流。(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自读与检查交流中自行得到解决)学生在解决这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也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4、引导继续提问: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还不够,还要能从课文中懂得什么、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学生交流:知道了些什么?懂得了些什么?
    这些交流又解决了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题目为什么用“天火”?如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了表明过程的三个重要词语:观察、推测、实验
  6、点拨学生提出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问题:学到这儿,你又有哪些问题产生了?
    此时的问题的表述有时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我们把说法换一下,这个问题就是“既然已经得出了结论,为什么还要进行实验?”
    课堂上,学生还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别人冷嘲热讽,富兰克林为什么不退缩?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实验?……
    课堂上,学生也提出了一些不需要深入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教者就引导学生相互帮助解决了,如“是什么实验解开了秘密?”
  7、在这些问题的诱惑下,学生开始了深入学习课文。其后,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但实质上所有的教与学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的。

  之二:角色转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
  所谓的“角色转换”就是引导学生由一个文本的阅读者,转变成为文本中的一个主人公。在《天火之谜》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教者就是引导学生去做课文中的主人公“富兰克林”。从具体教学过程看,“角色转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的实施大体上有三个步骤:

  1、角色定位
  为了让学生成为富兰克林,教者是这样引导的:首先对富兰克林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和盛赞,引起学生对富兰克林的崇敬之情,随后追问:想不想做富兰克林?其次是在学生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后,教者顺势提出:今天,我们就做一回伟大的富兰克林,请闭上眼睛……等你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你就是富兰克林了。最后是角色确定——让学生真正成为富兰克林,这要有一个反复强化的过程。开始,教者多次随机地与个别学生对话:“富兰克林,你好!”学生回答出“你好”的过程,就是成为富兰克林的过程。此后,教师的导语或与学生的对话都是这样叙述的:“请富兰克林打开课本……”“请问富兰克林……”、“富兰克林,你是……”
  2、角色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为了做好富兰克林,学习的主动性表现的非常鲜明,都急欲把文中富兰克林所做的事变成自己所做的事。此时,为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做好“演员”研读“剧本”的工作,教者又进行了精当的引导:你是怎么做的呢?请各位富兰克林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你观察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你推测的句子,用圆圈标出你为什么实验的句子。
  3、角色交流
  学生的角色交流是从关键语句“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悉的放电现象”开始的。
  (1)、以读代讲,初读感受:要读好这句话,就要读好哪些地方?(第一层次的读)
  (2)、联系“观察”,读中理解:你为什么能这样大胆的做出推测?雷暴和放电有哪些共同现象?有没有感到雷暴就是放电现象?现在是不是有共同现象了?(第二层次的读)
  (3)、复述过程,学用语言:请富兰克林把从观察到得出结论的这个过程向大家作个介绍。
  (4)、引向深入,个性理解:请问富兰克林,你作了推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实验?别人是什么态度?点出“冷嘲热讽”,扣住“冷嘲热讽”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别人是如何对富兰克林说的。

  之三:过电影式的阅读教学方式
  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过电影”就是教者创造的能够落实这一要求的又一崭新的阅读教学的方式。《天火之谜》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初过电影
    教者指名学生朗读剧本(课文第四自然段),要求其他学生听读课文,想象实验的过程。
  2、镜头再现
    引导交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镜头?
  3、再过电影
    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过电影。
  4 、描述电影
    组织比赛,全班分两大组,讲风筝实验的故事。规则:讲不下去,后面一个人接着讲,哪一组帮助的人最少,哪一组就获得胜利。
  5、评议感悟
    指导学生抓住有价值的地方进行评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富兰克林的风筝和平时的风筝有什么不一样?围绕这些发现,你有什么新的问题?从这些为什么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感情朗读
    重点词句练读:成功了,成功了,我抓住天电了!

  练读第四自然段。
  阅读教学方式体现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关系的方式,它的运用和创新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深入钻研教材,需要以人为本,需要教师有创造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课改中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语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