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几个问题答王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这一课的文体是什么?写人,写事,传记?文体把握对设计很重要。
目前的教材编写思路是淡化文体,所以很多文章没法分类。这篇文章从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来看,就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写人、记事、传记的成分都有,但都不是,它的目的是文以载道:传达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个道理。对文体特征不明显的文章,也只能模糊文体,不要企图总结文体的类特征。
二、文体定了后,是否可以归纳这种文体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刻画谈迁的动作,心理,神态等,从而总结一般写人的方法。
动作、神态、心理等,是避不开的。但是要说这就是写人的方法,也太普通了些。
三、这篇文章数据和四字词语是表达的重点,怎样突出重点,从而达到立足文本,实现积累和训练的价值。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数据和四字词语是表达的重点,你问的是策略,要动脑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语文的训练味道就浓来了,学生所得也就更深刻。
四、文章结构上对比明显,两次国榷的对比,这样对比作者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学时候怎么体现这个对比。
第一次撰写成功,这中间很多不容易,但——却被小偷偷了,这在常人看来是令人绝望的。可这就是文章精彩的转折所在,没有被偷,文章根本不成立或没意思。有了被偷,有了常人的绝望对比,才有题目的立住脚,道理的可信度强。如果文章到第一次谈迁撰写成功就完了,只能打0分,有了这个小偷,才能100分。所以一定意义上,小偷对谈迁的伤害很深,但对这篇文章的精彩却是功劳第一。这样的对比,实际上是语文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布局谋篇。这就是布局谋篇,没有这个,文章平淡无奇,有了这个,文章脱颖而出。
五、写的训练。最后一句话,很多设计都模仿写一句类似的话,这样我感觉可以实现课堂学生响应很好,但怎样立足于这句,更好达到训练的价值。
课文最后一句,很多人愿意用来模仿训练,因为这是情感性、煽动性很强的一句话,尽管语文能力意义上价值不是很大,但语文本身也有情感的一面,用这句话来模仿,然后当堂响亮的读出来,唤起人的积极情绪,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本剧剧本
下一篇:《练习4》教学设计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