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教学实录——《林冲棒打洪教头》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生:(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第五板块:朗读总结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对他们的理解就跳到了我们的面前。于是,我们这堂课就有了一个共识,通过朗读获得了理解,也可以说——
  生:朗读就是理解。(将板书补充完整。)
  师:这正是——
  生:(齐读赋赞)昔日东京豹子头,一朝落难走沧州。
  佐借梁王三巡酒,开枷应战洪教头。
  一横一退复一扫,棒打狂徒见惭羞。
  今日英雄千般忍,他年名震泰山东。
  师:朗读至此,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堂课继续分解!
  第二课时
  引入——
  师:(拍醒木)上回书说道,我们对题目的朗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朗读,
  理解了人物这些不同的表现。这真是——
  生:(和学生结合板书共同表达)洪教头乃狂妄、骄横、无礼之态;林冲乃谦虚、知礼、忍让之姿。
  师:“文章不厌百回读”。尤其面对《水浒》这等经典巨作,还应该深入朗读。
  第一板块:朗读题目
  师:好,还从朗读题目开始,齐读!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在这场枪棒较量中,林冲最终一招制胜——“一扫”,那题目应该是?
  生:“林冲棒扫洪教头”。
  师:那为什么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而不是“棒扫”?。再读读,比较一番,有什么不同?
  生:从内容上,“打”包含了“扫”。
  生:“扫”比较单一。“打”是一个复杂的经过,“扫”只是结果。
  师:有道理!我看这个“打”字不仅包含了“扫”字,文中那“较量、交手、一横、一退”不都是“打”吗?你看,“打”字内涵多丰富!好题,再读!
  生:(朗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从声音上,放开声音朗读,“扫”和“打”,哪个更响亮、更有分量?(找两个同学对读比试)同桌间对读比试比试。
  师:你俩读得热火朝天,怎样?
  生:我们觉得读起来“打”字更响亮。
  师: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想过这两个字儿的发音没有?拼出来!归到哪个音?
  生:“打”归音“a”,“扫”归音“o”
  师:(逗乐)a,张大嘴巴a,a,a, 瞧,拼音还真是根好拐杖,从一年级拄到六年级。o,圆圆嘴巴o,o,o,哪个字儿响亮?再读,读出“打”的响亮和力量!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生:(朗读)林冲棒扫洪教头!
  师:从动作上,这打,打掉的是——
  生:(和学生一起看着板书总结)打掉了洪教头的狂妄;
  生:打掉了洪教头的骄横;
  生:打掉了洪教头的无礼!
  师:棒打狂徒!带着这些感受,再读!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从气势上,打出的是——
  生:(和学生一起总结)打出了林冲的谦虚;
  生:打出了林冲的知礼;
  生:打出了林冲的忍让。
  师:好一个谦谦君子!带着这些感受,再读!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朗读着落至此,我们发现原来题目的“打”字暗藏的这么多玄机,这打字用得实在太妙,把这文章的内容、气势、结果都揭示了出来,真是“力透纸背”!再次朗读题目!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二板块:朗读动作
  师:自古文章讲题题。“打”字一字千钧。全篇文章围绕为什么打?怎么打?打得结果,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整体。题目里“打”字用得精彩,写“打”更精彩。洪教头可谓打得气势汹汹,作者写他的“打”是泼墨如雨,满段满篇。但写主角林冲却惜字如金,打得点到为止。按理,浓墨重彩描写的应该是林冲啊!静思默想地读,想想这是为什么?
  生:(自由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生:洪教头费那么大的劲儿,就越显得林冲的轻松,功夫高。一横、一退、一扫
  就把那么浑身解数的洪教头打趴下了。
  生:这是用了对比或者说反衬的写法。越是这样着墨铺粉洪教头,越能反衬出林冲的功夫,不愧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原来,为了表现一个如此这般的林冲,就用一个如此这般的洪教头与之相对,进行衬托。越是这样着墨铺粉洪教头,越能反衬出林冲。他的功夫没有一点花拳绣腿,那可是技术型实力派的打法,真是四两——拨千斤。如果请你给这种写作手法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
  生:是不是就是我们老师常说的对比法吧。
  生:不准确,应该是反衬法啊。
  师:你们说得有些道理,古人另有说法,我国古代的绘画,(出示图画)为了突出人物面部的线条、表情和色彩,就在画的背面铺上一层白粉,来进行衬托。古人在评点水浒的时候,就把这种绘画中的技法,引用过来,也叫“背面铺粉法”,相当于你们说的反衬。为了体现对古人的尊重,我们就叫“背面铺粉法”,请批注在旁边。
  生:(教师板书,学生批注。)
  师:因为朗读,我们发现了人物对比描写的文法。为了表现主人公林冲,采用“背面铺粉法”,文章中可不止一处。既然他们的动作采用,他们的语言也一定如此。(两处人物语言。)
  生:(第一处):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生:(第二处):
  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
  林冲只好说:“请教了。”
  生:不仅在动作上,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啊。你看洪教头的语言总是那么咄咄逼人,口出狂言,人家林冲加起来也不过五个字“不敢”和“请教了”。
  师: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经。朗读着落在此,洪教头的霸气十足、无礼骄横,林冲的谦和、隐忍就在这对比中更加鲜明起来。选第二处对话再次朗读体会体会。
  生:(全班旁白,一个男生读洪教头的话,一个读林冲的话)
  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
  林冲只好说:“请教了。”
  师: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文法,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次细细朗读,你一定还会发现一些文法。原来,朗读水浒不仅仅是朗读故事,还要在朗读中品味文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文章的知己”。(板书“……”)
  第三板块:朗读外貌
  师:别看洪教头“来来来”声如洪钟,林冲这一句请教,说得云淡风轻,最终故事的结尾被林冲打得——
  生:(朗读)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是这副尊容,刚才洪教头不是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吗?到现在的满面羞惭、灰溜溜走开,真是天壤之别!那咱可得再读、朗读洪教头的外貌,看看这“满面羞惭”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羞?怎样的愧呢?
  生:(朗读两处洪教头的表现)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朗读至此,对这位洪教头怎么看?
  生:我从“满面羞惭”看出,洪教头知道自己自不量力了,所以没有了刚才的威风。
  生:刚开始在众人面前耍威风,好像自己的位置很高,后来一输,掉到了万丈深渊。
  生:我从“灰溜溜”中看出,他知道自己那是自作自受,很没有面子地走了。
上一篇:孙双金教学实录     下一篇:“通感”修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