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的语言 灵动的课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虽小犹大,一旦真正走进去,就会发现她太丰富了、太美了、太灵动了、太具有魅力了……

  【镜头1:开门见山,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生:《水》。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作者想借这个最简单、最平凡的“水”说些什么呢?请打开课文读一读,用文中一句话来说说。
  学生1: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教师课件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指名若干学生读一读。
  学生2: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你读得很正确。
  学生3: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你读得很有语感。
  学生4: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声音非常响亮,展现了你的自信。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不认识、拿不准的字看看书后的生字表,也可以问问老师。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
  教师出示四个新词“水窖、储藏、钥匙、一勺”。读一读,理解意思。
  师:钥匙是很普通的,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象征着权威、幸福、痛快呢?
  生:这把钥匙锁住的是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因为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呢!

  【心得体会】
  李琳老师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思考作者想借这个最简单、最普通的“水”字说些什么,让学生从浅层感受水的珍贵;然后又抓住“水窖”、“储藏”、“钥匙”、“一勺”这四个看似很不起眼的词语,尤其是对“钥匙”一词的处理,“钥匙是很普通的,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象征着权威、幸福、痛快呢?”又一次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里的人们对水的渴望,水是多么珍贵。
  当点评学生的朗读时,李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丰富:你读得很正确。你读得很有语感。声音非常响亮,展现了你的自信。但是,在现今的课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老师很少否定学生,全是肯定、表扬和鼓励。我觉得适当的否定也是一种激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能总是以“好!好!好!”来对待学生,学生应该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进而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镜头2: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师: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处很小的泉眼边,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出示句子。
  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一个村子/十公里之外/一处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的长队/一担。
  师:这,还是普普通通的水吗?你品出了水中的什么滋味?
  生:很可怜啊!
  每次要用水了,都这样去排队等候,真的很麻烦。
  ……
  师:是呀,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啊!
  ……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严重缺水的地方,去体验一下等下雨的酸楚……
  教师课件播放:一所破破烂烂的小学,孩子们和老师在认真上课。突然,响起了一阵闷雷声,顿时,校园内成了一锅沸腾的粥,师生们拿起随身带着的碗、盆、瓢、桶,冲出了教室……可是,艳阳依然高照……
  师:这还是司空见惯的水吗?这水是什么?
  生:是生命的源泉/是全村人民的希望……
  师:这水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期盼与欢乐、等待与苦楚啊!

  【心得体会】
  缺水,对于我们当今的生活来说,学生是无法深刻感知那份苦楚的。李老师通过让学生找水的珍贵之处,从“挑水、洗澡、浇水”来初步体会缺水的酸楚;再通过这让人无奈的短片,给学生一下子烙下了印痕:这地方缺水!这没水的日子,很苦涩!虽然学生一时无法从语言上表达这种情感,可是,他们的心灵上已经感受到了缺水的震撼和恐惧!

  【收获】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是以语言感染学生、启发诱导学生。语文学科的独特本质也要求教师必须以其丰富流畅的语言引发学生进行思维。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教学语言要精当,不能洋洋洒洒,漫无边际的,应力求规范精当。课堂语言必须经过提炼和加工,尤其是各个环节衔接的引导语,要能起到点睛之作,才能事半功倍。教师要在精心备课与组织教学中把教材中的书面语变成口语,并且注意不要形成随意性的口语,还要保留那种“文采”,如课文的背景介绍、情节描述、人物分析等,应该由教师加以提炼润色和渲染,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听李老师的课,让我觉得她的每一处引言都经过精心设计,充满着魅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