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教学参考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事迹。
  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述——总结抒情”的思路行文,全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绘玉门关外的柳树那高大挺拔的形象。
  文章先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两行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开篇,引出“我们”一行人从甘肃武威来到玉门关,在这“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沙”的地方,意外地发现了“一棵大柳树”;接着写“我们顿时兴奋起来……”的行为表现,并讲到了“这棵塞外的柳树”“它的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这部分对柳树的描绘和赞美为后面写导游所讲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记叙导游讲述的左宗棠的故事。
  这里的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从刚讲到的大柳树,到导游“告诉我们这树叫左公柳”,接着“向我们讲起了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前后过渡十分自然、顺畅,而且一下子引发起阅读的兴趣。
  作者对导游所讲故事,是分两层意思叙述的。
  分述一(第5—11自然段)讲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失地中的表现。这方面写得较详细。
  先写他在我国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一部分人主张放弃新疆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他六旬高龄主动请缨的行动折服了满朝文武。(第5—7自然段)
  后写他面临重重困难,带着棺材踏上征途,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决心,“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第9—11自然段)
  分述二(第12、13自然段)讲左宗棠在建设西北边疆中的举措。这方面写得很简略。
  文中讲他率领部队植树造林,“他的湖湘子弟兵既是战斗之旅,也是植树大军。人人随身携带柳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前营栽罢后营管。终于在千里戈壁滩种下片片树林,形成一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第13自然段)这里的文字比较概括精炼,没有细致的描绘。
  文中还讲到:“这些柳树不但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而且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这就照应了前面第4自然段写到的:“导游觉察到我们动情了,便平静地告诉我们这树叫左公柳。左公柳?我们感到更惊异了。”文章顺势点明左公柳树名的来历,解决了先前的困惑。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抒发“我们”对左公柳的景仰、歌颂的情感
  在这里,先用一句话深情地再次写到了左公柳的形象:“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四个“那……”组成排比句,描述之中饱含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话:“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作者用反问及设问的修辞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贯穿全文的“大柳树”的形象:它不是普通的刚强之树,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树。这精神就是像左宗棠那样的爱国将士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忱。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题目一语双关。“左公柳”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二是线索以“柳”贯穿。整篇文章各部分记叙中都有柳树这一典型事物:第一部分描写塞外风光,引用的凉州词中有“杨柳”,使人们兴奋起来的是“柳树”;第二部分记叙导游所讲左宗棠的故事,开始写“导游见了,微微一笑,给我们讲起了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第4自然段),中间写“这时,导游停顿了一下,深情地望着那株柳树,又接着讲了下去”(第8自然段),后面写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柳树……”(第12、13自然段);第三部分表达“我们”对左公柳的赞颂也是从柳写起:“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第14自然段)——那充满生命力的绿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把文章各部分串了起来。
  三是行文夹叙夹议。文中不仅有较多的文字对大柳树、对左宗棠的描述,而且也有一些文字对此发表议论、寄寓情感。例如:“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第3自然段)“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第7自然段)……这些语句或放在文中,或独立成段,或置于文尾,都与叙述有机结合,对所叙内容起有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四是记叙有详有略。从全文看,第一、二、三部分安排由“较略——特详——很略”;从局部看,以第二部分为例,分述一详细,分述二简略。这样的处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把左宗棠这个人物形象鲜明地凸现在人们面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帮助学生会认“屹、戈、慷、慨、忱、湘、棺、淌”,会写“纤、屹、戈、俄、拱、慷、慨、腹、惫、湘、棺、谋、携、淌;”理解“纤巧、屹立、戈壁、拱手相让、慷慨激昂、腹地、疲惫、棺材、谋划、策略、携带、流淌、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等词语。
  【教学重点】
   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建议】
  1. 识写“俄”“慷”“湘”“棺”可分别与“我”“康”“相”“官”进行比较。
  写“戈”时不要少写右上方一点,写“屹”时不要把右边的“乞”写成“气”(多写一横)。
  2. 初读课文,要引导学生感知本文叙事安排上的特点,即以“柳”为线索,通过导游的讲述来写出左宗棠的事迹。
  3. 了解左宗棠的事迹,应把收复新疆失地作为重点,对种植柳树、建设边疆部分可作简略处理。
  4. 读第1—3自然段,想想:
  (1)那棵大柳树是什么样的?它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2)“我们”发现它时,有怎样的表现?由此,你体会出“我们”怎样的情感
  5. 读第4—13自然段,想想:
  (1)面对放弃新疆的主张,左宗棠是怎么做的?(注意抓第6自然段中所写他的语言,并读出有关话语的“激昂地反驳”“断然指出”等语气。)
  (2)左宗棠率兵出征的情景是怎样的?(注意抓第9、10自然段中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士兵抬棺”的插图,并读一读有关饱含对左宗棠忠义之举的热烈赞颂的语句。)
  (3)人们为什么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注意抓第13自然段,尤其是其中两个递进复句“不仅……而且……”和“不但……而且……”。)
  6. 读第14自然段,想想:
  听了导游的讲述,“我们”怎样了?省略号后面的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在交流认识后,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带到对有关句子的朗读中去。)
  7. 朗读课文,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要启发学生读得有感情。例如:导游讲述故事,多为娓娓道来的叙述,速度稍缓;对其中一些称赞的话语(“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等),要读得高昂一点,语速稍快。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更应读得动情、投入一些。
  8. 本课可安排2—3课时。

  教学资料
  1. 人物简介
  左宗棠(1812—1885)清末湘军和洋务派首领。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曾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西北回民军。1875年(光绪元年)督办新疆军务,率兵讨伐阿古柏(中亚浩罕汉国的高级官吏,于1865年率兵侵入我国喀什,占领南疆),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了俄英殖民者对新疆的侵略。1881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有《左文襄公全集》。
  2.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代的一种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疆生活的歌词。
  黄河远上:远流直上,写去玉门关路上的景色。这里是逆黄河水流方向远望。
  一片:一座。
  孤城:这里指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之一,与今天的玉门市不是同一地方。
  万仞: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7尺或8尺。这里形容山高,不一定是实指。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用作军乐。
  何须:何必。
  怨:这里指吹奏哀怨的乐曲。怨,埋怨,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