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的月光,难忘的启蒙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月光启蒙》是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课文以“文学的启蒙”为线索,回忆了母亲在“我”童年时代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为“我”带来了童年夏夜的美妙,对自己进行启蒙教育的事,表达了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美好追忆。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优美。
  3、能结合相关的语句理解本文的内容,把握本文的线索,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4、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文化的洗礼与亲情的陶冶。
  一、扣“启蒙”,正确把握文本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者的原文题为《月光母亲》,而进入教材后题目改为《月光启蒙》,编者还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默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由此看来在教学中“启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编者将原文中最能打动人的章节删去,而留下大段篇幅的歌谣、童谣、看来,这与启蒙必定有很深的联系,而且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母亲。文中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全部给了我。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分析全文,“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重中之重。剖析启蒙,我们发现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从表象看,母亲是通过为“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给“我”以启蒙;更深层次的,可理解为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唱着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启发了“我”的想象,让“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母亲的歌谣声中,“我”享受着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着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母亲通过歌谣不仅传递了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这就是“爱”的启蒙——爱故乡、爱生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学围绕“一条主线,三种感悟”展开,即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感悟月色朦胧,感悟母爱亲情,感悟怀念感恩。  
  教学中尝试采用“削枝强干,长文短教”的方法:不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如何找到这个点?像《月光启蒙》,从题眼“启蒙”就切入抓住了重点难点;还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统领全文;或者提炼文章线索串连一篇;再者整合一个问题,推进整篇课文的教学。
  二、从文题入手,切入脉络
  文章以“月光”为线索,以月色开头,直接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夏夜图景,语言如诗如歌,为全文确定了抒情的基调。然后引用了两首有关“月亮”的儿歌,行文自然而流畅。全文一共有5处地方写到月光,使文章紧紧围绕“月光启蒙”这个主题展开,内容严谨而紧凑。
  此外,文章还有一条线索——童谣,童谣的内容随着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先从有关月亮的童谣写起,照应开头;在介绍完“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这一内容之后,童谣转入幽默风趣,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虽然“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更多的物质享受,但是“却长歌谣”的土地滋养了作者的心灵,“精神生活的丰富”给了作者莫大的精神满足,他的童年因此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所以,当他成人后,回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最难忘的就是这段月光下听童谣的经历。
  三、质疑“唱歌谣”的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阅读教学承载了最多的教学使命。 
  教学母亲“唱歌谣”这段时, 教师还是应该遵循文本的描述,先让学生读歌谣,理解歌谣的内容,把歌谣读美。如何读美,那就要看母亲怎么唱的:“母亲深情地吟唱,像三月的和风……”那是母亲独有的音韵之美,感受母亲芳香温暖的怀抱,情与景交融。  
  而对于唱歌谣给我的启蒙,光着重强调“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传递的是爱,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这是不够的,“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丰富的精神生活表现在哪里呢?是创作。用动听的声音,优美的旋律歌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即是引领作者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最初的启蒙。  
  读着《月光启蒙》,从最初的恬淡到慢慢地被感动,从月夜的诗情到母亲的柔情,再到孩子的感恩之情,最终感受到母亲充满诗情,富有智慧的爱意,每读一遍便感动一回。这实为一篇值得老师和学生不断反复品味的好文。“阅读着,享受着!”只有获得心灵的体验,学生才能为语文感动,才能为生活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