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激起千层浪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案例]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高潮。
  学生甲:“我在登黄山时遇到一位挑山工。”
  “他长得什么样子呢?”我饶有兴趣地问。
  “这位挑山工大约五十来岁,脸黑黝黝的,皮肤特别粗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
  “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饱经风霜的含义了。还有谁想说说?”
  学生乙:“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他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我赞许地朝他点点头。
  也许受到刚才两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
  又一个学生说:“我的奶奶是个农民,头发全白了,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
  学生的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啊!我欣喜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棒,刚才的讨论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

  [反思]
  在这堂课上,如果当时老师只是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接地解释给学生听,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并进而灵活运用它。再说,平时学生作文,一是常为没有写作材料发愁,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写出来的文章假话、空话、套话比较多,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面对此情此景,我随机应变,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一个成语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让学生通过听、想、说、议的过程,把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