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之二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三、探究主旨,情感升华
   1.贝尔曼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那么最后人们是如何评价这幅画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2.为什么称得上是杰作,而且没有加引号?
    1.多么不平凡的一片叶子,多么不平凡的贝尔曼!但整篇文章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有写,同学们,你能发挥想象来填补这段情节的空白吗?
    2.学生练笔,讨论交流。
     小结:正像同学们所想、所说,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6米多高的地方,颤抖着调拌着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的艺术才能,而最终却因此患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同学们刚才讲得都很充实,我们可以把所写的部分放到文中的哪个地方?(第10自然段后面。)
   4.讨论:贝尔曼老人形象如此高大,作者为何不用浓墨重彩去勾勒他的形象呢?(因为谁都不知道那晚的情景,作者不写贝尔曼老人作画的过程,反而可以加大想象的空间,体现出了侧面描写和含蓄描写的重要性。)
    [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依据贝尔曼的人物个性展开合理想象,安排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化虚无的猜测为真实的展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他深藏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他人。在补充后进行质疑讨论,使学生以自身的阅读体验,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即通过侧面和含蓄描写来凸显贝尔曼老人高大的形象。]
  三、探究主旨,情感升华
   1.贝尔曼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那么最后人们是如何评价这幅画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2.为什么称得上是杰作,而且没有加引号?
   3.学生同桌讨论。
    小结:一片叶子算不上一幅画,却超越了画的含义,它像一位神医,治愈了琼珊的肺炎,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它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贝尔曼老人善良的心灵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比期待了多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4.现在你是否知道文章为什么取题“最后的常春藤叶”?
    解释破折号。(贝尔曼老人的杰作就是最后的常春藤叶。)
    小结:对于琼珊来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她的精神支点,她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炬。对于贝尔曼老人来说,是他艺术的升华,是爱的结晶,是体现贝尔曼老人人生价值的不朽杰作。
    [通过题目探讨,让学生置换角色,直抵作者内心深处,让学生充分感知贝尔曼那样普通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牺牲自我、关心他人的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在受其熏陶的同时构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