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 走进历史 触摸人性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采蒲台的苇》这篇课文是篇借物赞人的文章。课文通过对无数抗日英雄的事迹的概述,以及一次为掩护掩抗日队伍宁死不屈与敌人斗争典型事例的具体记叙,歌颂了白洋淀人民团结对敌、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崇敬抗日志士的情怀。

  新课标倡导教学要突出个性化阅读,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语文课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活力。课的伊始,我紧扣课题,让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就激起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就整个的教学设计而言,本课完整而清晰,三维目标的创设和实施有效,教学重难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留有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文本文字的深刻对话中了解中华民族在对抗外敌中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整个课堂的对话体现得较为全面,既有师生的对话,又有与文本的对话,其气氛是平等和谐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对文本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解读不够,老师主导的意识有些过浓。由于学生不熟悉文本,教材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离学生也很遥远,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被动,敢于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因此,原本在文本中是留有余地让学生生成的,结果最后都变成了我来导。比如在引导孩子感受12个女人不约而同地“一递一送”的意味,尽管我留足了时间让孩子自读,同桌讨论交流,还反问了好几次:女人们递出去、接进来的难道仅仅是孩子吗?但是学生还是回不过神来。后来是我一步一步地设问,才把他们导到意象上来。后来,在解读40多岁的男子英勇牺牲的过程中,通过请学生填“怎样地说”,逐步剖析人物的精神境界,学生的感受逐层加深,但是表达到朗读中却显得力不从心,也许这跟学生的朗读基础有关。

  这中间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次偶发事件。在学习课文的高潮处时,也就是一个打苇回来的男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他至始至中只回答了简短的两句话“不是”“没有”,一个“不是”一个“没有”,语句虽短小,但字字却铿锵有力,震撼人心,透过这两个词让我们看到了打苇回来的男人以及白洋淀的人民像苇一样坚忍不拔、永不屈服的崇高品性,他用朴素的语言讴歌着生命的伟大。就是有个学生在朗读日本鬼子的话的时候,其他学生发出了哄笑声。我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孩子们当时还游离在文本的情境外面,以为是在看电影电视一样,所以发笑。这时候我就严肃起来,追问他们:“如果你当时处在那个环境中,你还会笑得出来吗?”让学生说,当时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人们面对的是强敌,自己却手无寸铁,一不小心就会赔上性命的。于是,我引导学生从这两句简洁的语言文字品读入手,瞄准文本主旨有的放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不同地读,多角度地读,深层次地读,在读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为学生与文本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情感的闸门,让他们多元化的解读了生命的价值:这声音是一首壮歌,一首震天地、撼日月、泣鬼神的壮歌,这声音是采蒲台人民宁死不屈的精神写照,这决不是一般的否定的声音,而是一种中华民族的正义之音,他将永远响在白洋淀人们的耳边,刻在白洋淀人们的心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学到此处,学生已然接受了一次次对生命的心灵洗礼,白洋淀人们英勇抗敌、宁死不屈的刚强骨气永远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实现了课堂上的价值引领,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动、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使课堂真真切切奏响了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为生命而歌的壮歌。再结合对男子的刚强精神的感受,学生们都从嬉笑变为严肃,到最后的感情朗读时,都完全入情入境了。这样的恰当处理,体现了教学的随机性,相机而教,促进了课堂健康的发展。

  最后,让学生站在幸福的生活年代里,重新面对恢复了平静的美丽的白洋淀,这个时候,配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学生能从对英雄、对敌人、对自己、对世界等不同的维度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所得,看得出来他们是学有所获的,心灵是有所触动的:对敌人的愤恨、对英雄的敬仰、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能够对孩子的心灵有所触动,在他们的心田里留下这样一幕,这样一笔,我想这节课也就是有价值的。
 

上一篇:采蒲台的苇     下一篇:《采蒲台的苇》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