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心理描写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了“我”、“伯父”等人的心理活动,细细品味,觉得它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引出故事情节
  课文一开始紧扣一个“多”字,写“我”的心理:伯父逝世,参加追悼会的人多;追悼会上送来的花圈和挽联多;送花圈和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我”看到这种情景,感到有点“惊异”了,进而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文章在下面通过回忆的形式叙述了四件事:①伯父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②伯父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③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④伯父关心女佣阿三。这些事从不同侧面着力回答了作者的疑问。可见,这段心理描写是引出故事的重要环节。
  (二)刻画人物性格
  由于“我”的天真,向伯父提出了一个关于“鼻子”的问题。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伯父对“我”提出的问题,用开玩笑的方法作了令人深思的解答。“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人物的这段精采对话,虽然反映了“我”的天真、幼稚的心理以及伯父的乐观心情,但更重要的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鲁迅先生与旧社会英勇斗争的“硬骨头”性格。
  (三)表现人物品质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脸“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口气”等表情、动作、声音的描摹,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其中,透露了伯父对不幸的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和对万恶的旧社会的痛恨之情,表现了伯父“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

上一篇:一言一行见精神     下一篇:鲁迅先生与劳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