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之四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
   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2、巩固刚学过的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通过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范读课文,讲读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总结课文、练习。
  教学课件:《月光曲》200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子。)
  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框右边的滑块浏览。)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点击课件《月光曲》"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生字词语"。屏幕显示5个生字,抽学生认一认。)"来,跟着录音读一读。"(任意在字上点击会出现相应的示范朗读录音及音节。)“大家分析一下字形结构吧。”(分析字形结构)
  2、"谁能用这个字组词语呢?"(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下方的空白,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这些字和词句。"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释"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板书:谱谱写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六、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分成几大段?”
  板书: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七、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并单击"阅读提示"。)"同学们,能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按阅读提示跟着做么?"
  八、读后提问,引导分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写弹《月光曲》从哪儿到哪儿?”
  2.“因此第二部分又分成几个部分。”
  在第二大段段意后补充板书成为:
  (一)总的介绍
  第一首
  (二)传说
  第二首——《月光曲》
  九、读讲课文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有哪位同学来朗读第二自然段?”(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下的自学提示。)
  2.通过教师描述,带入情境:(可以选择播放视频(课件《月光曲》中有视频),当然,教师的描述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传说,一开始就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老师的描述,在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个画面,学生听着老师的描述开始进入情境,紧接着启发想象,使画面更清晰,感情上更接近课文。)“同学们想一想,在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3.“这儿离热闹的地方比较远,又给人美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我们就可以说"这儿多么幽静啊!"这小路就可以说"幽静的小路"。”
  4.“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点击课件《月光曲》"句子辨析"下拉菜单中的"难句讲解",单击第一句。)
  5.“贝多芬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来还走进了茅屋。”
  “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呢?”(他听到了一个姑娘和一个男的对话后,他走进了茅屋。)
  (点击课件《月光曲》"段落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第三自然段"。)
  “现在让我们跟着贝多芬来到茅屋的窗口,便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
  男女生分角色读。
  读后指导:
  “"那有多好啊!""多"表示程度,念第二声,示范,要把这姑娘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弹琴的心情读出来。还要注意"啊"字的不同读法。”(单击'啊'字,课件显示音节。)(结合人物说话内容,板书:太贵、太穷)
  “谁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
  板书:
  男的(  )地说
  一个姑娘( )地说
  同座对读。
  指名两人。“现在让我们大家跟随着贝多芬来到这小茅屋的窗外听着屋里的谈话。注意其中的‘随便说说’,姑娘真的是这样想的吗?”(点击课件《月光曲》"句子辨析"下拉菜单中的"难句讲解",单击第二句。)
  6.“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
  (在这样僻静的地方,在这样的茅屋里边,有人在弹我的曲子,说明穷苦的人也爱我的曲子;但是他们又这么穷,票价又那么贵,我应该亲自弹给他们听,用我的琴声让他们得到艺术的享受。)
  7.“从哪一个词里说明他一点儿也没有犹豫,(就)说明他对穷苦人是非常同情,很有感情的。”
  8.“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动,哪些词语说明茅屋里的姑娘和男的确实太穷?自己说说看,把这些词语画下来,再练习读读。”
  (一支、微弱、正在、旧、瞎)
  指点:“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吧,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原来弹琴的是个盲姑娘。”
  9.“下面是贝多芬和他们的对话。这次老师不指导,你们能不能读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