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和一个“千”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曲胡笳救孤城》是沪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西晋末年,名将刘琨驻守北部边城晋阳城,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然而因兵力悬殊,粮草逐渐枯竭,晋阳城成了一座孤城,即将沦陷。作为总指挥官的刘琨,一时没有主意,心烦意乱。一天夜晚他独上城楼,禁不住长啸一声,这“长啸”惊动了不远处匈奴兵。刘琨效仿“四面楚歌”,取来胡笳和众将士一起吹奏起来,胡笳曲勾起了匈奴兵的思乡情感,再也无心恋战,连夜撤兵。
  全文一共8个小节,细读文本,课文按故事发展的发展的线索来展开,围绕三个“一”和一个“千”展开。
  一、一座孤城
  这是故事发生的起因。正因为晋阳城即将失守,才使故事能深入地展开。
  1.“有一年,匈奴骑兵上万人马入侵,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刘琨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
  你看,一个是“上万人马”、一个是“不过两千”,如此悬殊的兵力,首先在人数上,刘琨之队就处于劣势,而且不是一般的劣势。“水泄不通”一词,写出了晋阳城被团团包围,沦陷之势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琨只能“死守”,只能“求援”。
  2.“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来到。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
  处在西晋末年,晋阳城又是北部边城,交通和信息的传递都是问题,因而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曾来到。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兵力减弱”和“粮食减少”在所难免,这也是晋阳之所以成为孤城的主要原因。
  3.“刘琨急得团团转”。
  面对即将失守的晋阳城,面对城中所剩无几的兵士,面对西晋之帝,刘琨怎一个“急”字了得!
  二、一声声长啸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琨急得寝食难安,他独上城楼,一方面思索作战的策略,另一方面是排解心中的愁绪,于是就情不自禁地有了一声声长啸。请看课文中的描写:
  “这时,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
  本段描写,是人与景的交融,景与情的交汇。在一片寂静的夜晚,只有这一轮明月陪着大将军刘琨。星月无光,让人倍感凄凉与寂寥,不是吗?孤城将失,面对明月,刘琨品味的是忧愁、伤心和痛苦,因而,在刘将军的眼中,月亮是“冷”的,沙漠是“荒”的。俗话说:“明月寄相思”,此情此景,刘琨一定会思念远在他乡的家人,亲人不在身边,战又不能胜,他才会“禁不住发生一声声长啸”。长啸——凄厉的叫声,这“啸”是他孤寂的独白,是他痛苦的宣泄。
  三、一曲笳救
  刘琨的长啸,惊醒了匈奴兵,引起了“一阵骚动”,由此启发了刘琨,他借鉴“四面楚歌”,向匈奴兵营吹奏起他们最喜爱的胡笳曲:
  “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这是课文的点睛之句。“那么……那么……”写出了胡笳乐曲给听者的印象,“就像是……又像是……”用联想的方法描绘了动人的胡笳乐曲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内涵。我们说,曲能传情,一曲胡笳传递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思乡念亲之情,曲子的背后,是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啊。
  四、千古佳话
  “一声长啸”引发匈奴兵营的一阵骚动,“一曲胡笳”感动了刘琨自己,也感动了匈奴兵,他们无心恋战,连夜撤兵,一个个都“退回家乡去了”。真是“一曲胡笳救了孤城,千古佳话传后世”。
  课文的结尾处写道:“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坐孤城,被传为千古佳话。”据考证,历史上确有刘琨其人,也确有“一曲胡笳救孤城”此事,名将刘琨的“智”、“勇”在这一故事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同时这一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亲情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