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人教版教学参考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8 童年的发现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词,这些词语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读这句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作者说“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而后面的句子,恐怕才是作者真正要说的意思,作者的语言不乏幽默,后面也有类似的句子(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着丝丝的愤懑。这种复杂的感情,要反复地朗读课文才能体会到。
  
  另外,这样的开头,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足以激发起读者的读书欲望,这是作者写故事的高明之处。
  
  ③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本来,我已经为自己的发现而格外高兴了,现在知道这发现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简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从课文中看,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吧。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2)对词语的理解。
  
  澄澈:水清见底。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读一读。
  
  2.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程上。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让学生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通过读议,让学生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3.要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反复读书尝试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跟大家交流讨论。学生可能提出“做梦飞行真的是在长身体吗?”“老师为什么误解我?”“作者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等等问题。对于涉及到的生物学的知识,可告诉学生以后上中学时会学到,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外查阅资料解决;跟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深入读书,展开讨论来解决。
  
  4.要重视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好学探究的精神和大胆的想象及作者的情感。要注意指导对发现过程的朗读。关于描述梦的一段,通过“只要……就……”“甚至”“那样……那样……”“似乎”等词语,要读出梦的神奇和梦中飞行的美妙;关于请教老师有关梦的问题部分,要读出好奇的心理和迫切探究的心情。
  
  5.对于选做题,可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说一说。重点说说发现的过程。
  
  6.关于写字的教学,应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笔画简单的“汁、亏”两字,不能写得过于单薄;并且注意联系已有知识,总结书写规律,如“胚、臂”两字,部首同是月字,但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月”的写法也不同。结合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月字部的字,掌握书写规律。
  
  四、教学案例
  
  片段一:
  
  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天真单纯的孩子。
  
  师:能具体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吗?
  
  生:他对做的梦很感兴趣,梦中的情景记得那样清楚。从梦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爱的,所以梦才是那样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这样的梦,就以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很为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说明他的天真了。同时,他还把梦讲给同学听。
  
  师:你怎么知道他把自己的梦讲给同学听呢?
  
  生:因为课文中写着,“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终于”和“弄明白”说明他一定跟伙伴们说过自己的梦了。
  
  师:你说得还真有道理!有时候,不起眼的一个字,一个词,就能给我们传递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细品味语言的人才能感悟到,你的语感很好,我们就应该这样感悟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