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文本解读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三)湖面的变化美
  捕鱼前,“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鸬鹚下船捕鱼,湖面则由静变动。鸬鹚那轻巧的入水动作,使水波由一点向四周扩散,在湖面形成了许多环状水纹,而它那“钻进”、“钻出”、“飞上”、“跳下”、“使水面激起了无数浪花。”这“无数的浪花”又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在作者笔下,“浪花”与鸬鹚一样有灵性——它们伴着鸬鹚在“跳跃”。这些景色描写和鸬鹚捕鱼交织在一起,谱出了一曲优美的“渔歌晚唱”。
  二、《鹭鸶》
  走进这篇文章,被生活的诗意浓浓的包围着,这诗意流露于字里行间,更韵在骨子里。慢慢读来,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在头脑中徐徐展开。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色素和身段,一切都是那么的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仿佛大自然的一件完美的作品,更是一首精巧的诗。“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作者用寥寥几笔,为我们勾画出它的独特韵致。
  鹭鸶本身就是一首精巧的诗,如果在为它配上背景,那就是一幅幅唯美画。我们来看这几个镜头: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鸶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很安稳,而它却很悠然;黄昏的空中偶见鹭鸶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诗意的画面徐徐展开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清水田中白色的身影,那小树绝顶上悠然的远眺,那低空中划过的优美线条。整个身心仿佛陶醉其中,对鹭鸶的喜爱也愈渐浓厚了。
  郭沫若把鹭鸶比成了“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实在是非常精确传神的。无需太多的渲染,无需太多的修饰,就连歌声也觉得太多余,太铿锵了。在静静的描绘中,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也跃然纸上。
  走进作者:
  郑振铎
  郑振铎(1898-1958)
  作家,文学史家。
  字西谛,笔名宾芬、郭源新。福建长乐人。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曾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世界文库》等。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长。
  主要著作:《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等。
  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阿富汗王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卡纳什地区上空而遇难殉职。
  《鸬鹚》这篇文章是根据著名作家郑振铎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散文《鹈鹕和鱼》的前半部分改写而成的。课文讲的是在平静的小湖上,由于渔人驱赶鸬鹚捕鱼,小湖又恢复了平静。抒发了一种悠然而愉悦的思想感情。
  《鹈鹕和鱼》则把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及其特工爪牙,文中举了“一个坏蛋中最坏的东西”———大汉奸吴世宝为例。这个吴世宝不知残害过多少人,榨取了多少无辜无靠的百姓的钱财。他“享受着较桀纣还要舒适奢靡的生活,金银财宝堆积得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其数。”他的主人(敌人)一直纵容着他,但等到民怨沸腾到无可压制的时候,便一举手地把他逮捕,送到监狱里去。他的财产一件件的被吐了出来。这样的结果,“敌人博得‘惩’恶的好名,平息了一部分无知的民众怨毒的怒火,同时却获得了吴世宝积恶所得的无数掳获物,不必自己去搜括。”帝国主义主子与吴世宝这类鹰犬们的关系,恰如渔人与鹈鹕的关系。由此,帝国主义主子的狰狞面目、狼子野心、恶毒的诡计被揭露出来。从对这鹈鹕们的丑恶与无耻的揭露中,从《我的邻居们》中对无心和大汉奸周佛海做了邻居后的痛苦、麻烦和无奈的倾诉中,我们同样可以分明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民族感情的爱国情思,及对没有头脑、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汉奸的痛恨和蔑视。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五四”以后,中国文坛新潮澎湃,狂飙突起,实为大势所趋。郭沫若在《创造十年》中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象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同年9月,郭沫若将自己以前写的口语化的两首诗《鹭鸶》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抄寄给上海《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并首次署名沫若。很快诗稿就被刊出,这使他兴奋不已,信心大增。随着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他的诗作源源不断地在《学灯》上刊载出来。对文学的狂热,使得他对医学越来越厌倦,几度想转学文科,只是在友人的劝阻下才无奈作罢。
  走进教学:
  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读写12 个生字。
  2、积累词句,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动静相宜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一、《鸬鹚》
  课文讲的是在平静的小湖上,由于渔人驱赶鸬鹚捕鱼,小湖又恢复了平静。抒发了一种悠然而愉悦的思想感情。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课文,认识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这里教师只要作适当点拨就可以了,要勇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竖着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记叙渔人用鸬鹚捕鱼的经过,把表格纵横联系起来,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了。开始,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后来,渔人赶鸬鹚下湖捕鱼,小湖一片欢腾。再后来,渔人让鸬鹚停下来,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复了平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阅读教学就应以读为本。《鸬鹚》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学中我觉得更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反复诵读,较好地感受和领悟到文中那物静人宁的静态美和鱼跃人欢的动态美。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想想画面。读完后说一说,自己仿佛在脑海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朗读训练。如《鸬鹚》第一段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读,读语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还可以在思考中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感受中读。"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诵再一次来感受这份宁静、这分温馨。这里我觉得应特别重视的是通过诵读感悟来品美丽意境。《鸬鹚》一文中捕鱼前的静和捕鱼后的静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两种静虽然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俗语说:"境由心造",捕鱼前的静主要是一种赋予了人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美。这种意境与心境只有通过投入地诵读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感受和意会到。有了这种感悟后再让学生把这种忙碌之后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积极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鸬鹚》一文中的"一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文,课文内容是高度聚集在这"一抺"一词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以"一抺"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确立三个探究专题:(1)为什么用"一抺"?(2)抺出了什么?(3)捕鱼后的静是一种怎么样的静?而后保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与发现。这样确立研读专题引导自主探究,使教学走出教师繁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
  二、《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