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本解读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者以微笑作为自己面对种种人生境遇的原则和态度,平坦时,如小溪般欢畅,崎岖时,似大山般巍峨,幸福时,燕子般雀跃,不幸时,劲竹般坚强,不同的幻化形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生命之火的猛烈燃烧。的确,面对生活的一切遭遇,我们必须淡定微笑,从容面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期间,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小女儿叶普勃拉克亚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指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分为两节,第一节,作者以诚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应该持有正确态度和信念,感情上不要悲伤,情绪上不要急躁,要有乐观的态度,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第二节引导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所处的逆境。首先,他肯定即使有正确的态度和信念,忧郁也是难免的,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今天的磨难将是宝贵的财富,将成为今后美好的回忆。这不仅是对邻居小姑娘的叮嘱,也是诗人在被流放期间的坚定信念。
两位诗人虽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的坚强和乐观是一致的,“心儿一起向着未来”,“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这是怎么样一团热烈燃烧的生命之火,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从小中受到启发,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走进作者
九十年代初,诗坛曾为一个人热闹过一段时间,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汪国真。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他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也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诗歌更表达了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生活态度。《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是他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在湖南杂志《年轻人》上发表,后被《青年博览》、《青年文摘》转发。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俄罗斯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之家,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称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受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渝的信守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和语言艺术功力,俄罗斯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美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像春天一样芬芳......”
走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诗中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乐观、坚强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出示生词卡片:平坦、崎岖、幸福、不幸,认读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这些词语。
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其他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
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读文感知:
思考: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诗人是微笑着走向生活?
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学生细读,勾画感受深刻的诗句,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知道)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机指导表情朗读,并作不同形式练读。
3、面对生活的平坦崎岖,幸福与不幸,作者选择的是微笑面对,你还知道哪些微笑面对生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4、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经历,学了这首诗,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能不能也像诗人一样,拿起我们的笔,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我们的所思所想呢?
仿写练习:
生活报我以痛苦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快乐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甜蜜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酸楚吗?我会()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尝试背诵。
阅读链接,推荐阅读《汪国真诗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比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蒙托夫,普希金等。关于普希金,你都知道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2、介绍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体会韵律、节拍。
2、尝试朗读,指名评价,提出建议。
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默读全文,思考:诗人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学生默读,勾画,写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这篇课文的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许多人把它们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读完以后喜欢这两首诗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吧。
读完这两首诗,同学们都有好多话要说,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用格言的形式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勉。
(学生写格言,诵读给全班)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尝试背诵全文。
阅读链接,
9、《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走进文本
初读此文,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美国作家格拉迪•贝尔讲述了他八岁那一年的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文章从开头就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如文中的“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作者通过这些描述宁静气氛的语句的渲染,反衬出各种生命(动物的、植物的)的活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在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的描写中,通过作者的联想,如从“红的桃花、白的梨花”想到“果实”;从“野梨子树”想到“野李子”;从“瓜藤”想到“甜瓜”,会使我们从以上的一切想到生命的生长。
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这句话,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一种迷恋、喜悦、安全、亲切、挚爱的体验和感受。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让我想到邹韬奋先生《我的母亲》中的一段话与此类似,“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中有句话:“这一切对他来说也许是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们要注意“也许”这个词在这里的用法,删去“也许”,此话就完全是肯定语气了,这不符当时八岁年龄小孩的实际情况,而用上“也许”后,句子的表达意思灵活了,多种情况都可以考虑进去。这就是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
读完此文,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文章的作者在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述中,更要表达自己是在怀念一种平静温馨和幸福的家庭生活、怀念亲爱的母亲这种情感。
走进作者
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格拉迪•贝尔,更多关于他的资料可参考相关书籍。
走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
1、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从而引出课后的问题“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统领全文,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再次阅读课文。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母亲一只手拉着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此时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同时,也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理解。结合文字指导学生看图来理解,深刻感受那种温馨的场景,动人的画面。在这种宁静的气氛中,却依然蕴含着一种生机,从文中“奔跳”“欢笑”“悄悄生长”可以看出小动物们的活跃,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等也都显示了生命的成长,应该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词句来理解,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最后提示文章的中心,同时,指导学生发表对课首问题的看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