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语文的精彩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这是笔者近日观赏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匆匆》录像示范课后的深切感受。支老师的课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只是凭借引导孩子反反复复地读——这一最“原始”、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便深深激起了全体业课孩子与听课教师们的心灵共振。

  诱导孩子“用心灵去诵读”
  课始,为使学生充分感知文意,铺设读好文章的基础,支老师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给孩子们创设出一个层次渐进的
  “四读”课文的经历:自由放声诵读、随机指名接读、听录音赏读、再听录音学读。而如何引导孩子有感情地“用心灵去诵读”呢?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生:(朗读,语速略显急促)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师:停一下,你这么读就读不出味儿来。“我——不—知道—”(边满怀深情地范读,边依据句读停顿做手势打节奏。)你读得太匆忙了。“我——不—知道—”(再范读)。
  生: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语速仍旧较快)师:忙!慢慢地,你听我读:“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范读后和蔼亲切地问)“行吗?慢慢读”。
  (生再读,较前有进步,但仍不理想。)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句,一块儿学学这种味道。“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见该生迟迟不得要领,便再连续两次范读并引众生随读。)“能这样读吗?就这两句,谁来试试?”
  (指名读。该生读得声情并茂,台下听课教师一片掌声。大家齐读,效果渐好。)舍得多花时间、下大力气,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循循善诱地点拨学生诵读文章,是支玉恒老师用实践凸现“以读为本”的具体诠释。透析以上教学片断,仅指导文中的一句话,支老师便运用范读、引读、伴读、对比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点拨引导学生,而且是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使得朗读的指导过程清晰可见,朗读的指导成效令人赞叹。

  启迪孩子“用心灵去倾听”
  “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是目前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的惯用启发语。然而在这节课上,支玉恒老师却没有这样处理:
  师:刚才大家已经读出文章的味道了,但光有读还不够,还得用心灵去倾听,你觉得课文哪一段给你的印象最深,哪一段给你的触动最大,你就用心地读哪一段,一边读一边想,想想作者跟你说了什么悄悄话?
  (生全神贯注地诵读)师:有没有听出点什么来?谁先来?请你来(指一名学生)。我不让你说,你从哪一段听出来,就读哪一段。大家听他读,看他听出来没有。
  (生有感情地诵读第四段)师(指另一名学生):你从他读的语感中,听出作者跟他说什么悄悄话了?
  生:我们应该把握住日子,不能让日子一天天地消失。
  师:你从哪一句听出来的?(生朗读第四段的最后一句)师:(走到先读的同学面前)他说得全吗?生:不全。师:谁还听出作者对他讲了些什么心里话?生朗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师:他说得对不对?生:对。师:把他们两人的回答加起来,这就是作者要告诉你的心里话,是吗?
  (生点头。)以上教学设计,支老师可谓匠心独运:孩子毕竟是孩子,由于知识能力水平的局限,在更多的时候,虽然他们对文本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但如果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来表达出内心的感悟和体验,却也有些勉为其难。支老师深深懂得这一点,他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强迫”孩子谈体会说感受,而是巧妙地安排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如此处理像《匆匆》这样更多应靠意会而非言传去理解的文章,就显得非常合乎孩子们的理解水平和思维特点了。而且,支老师引导孩子倾听作者心声的路径名义上为听,实质上还是读。

  激励孩子“用心灵去倾诉”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以往的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过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而实行新课改以后,这种倾向有了很大改观。不过,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追求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呢?请看支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片断:
  师:刚才大家从作者写在纸面上文字的字里行间,听出了好多作者跟你说的悄悄话,这就是和作者进行了心灵沟通。但这还不够,还要用心灵去倾诉,就是说把你的心里话告诉所有的人。每人只说一句,拿出笔来,写在书的空白处。
  (学生伏案写格言警句。)师:谁写完了,读给大家听?生:时间是宝贵的,时间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师:对,把“时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改为“时间就是生命”。
  生:时间是宝贵的,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师:时间就是生命。生:时间是宝贵的,时间就是生命。师:这就是一句格言,请你把它写在黑板上,写完了画上括号,写上你的名字,这就是你的作品。
  (每当学生说完一句,支老师就读给大家听,或让孩子大声朗读,然后写到黑板上。)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在反复读文中,孩子们与作者的心灵一次次碰撞和对接后,必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启发,必定会有很多心里话。支老师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孩子们把这些心里话“倾诉”出来。在一遍遍的修正中,孩子们的文字表达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孩子们的惜时观念得到了强化,这不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极好例证吗?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绽放异彩。支老师的这一设计让我们一线教师进一步理性地明确了课改的新理念。
  “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这是支玉恒整堂课的设计思路,它着眼整体、思路清晰、依次渐进。纵观支老师的整堂课,轻预设、重生成,教法简单却极其富有实效。尤其是他在整整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始终热情洋溢,面带可亲的笑容,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挥动右手,打着起伏有致的节奏,师生宛如共同演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