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天堂》教学设计之二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娟、穆”等六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充满友爱的童心的可贵,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重点句段体会童心的可贵。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句意,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2、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爱心捐赠活动吗?有谁想谈谈当时的感受?(生谈感受)
    师:是啊,我们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快乐。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不仅给灾区小朋友送去了关怀与安慰,还赠送给灾区小朋友一个天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重难点生字词。
  三、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感知文章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a. 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初步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
     b. 了解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并能概述。
   2、通过感知文章大意,进一步理解捐赠天堂的含义。
     让学生明白:捐赠天堂是指小朋友捐赠的童真与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天堂。
  四、教师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小友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怀,他们更需要要精神上的慰藉。儿童的世界是需要快乐和童趣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天堂”充满了幸福和美好,童心的天堂则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捐赠天堂》,一起去感悟那美好的童心吧。
  二、理解全文,体验情感
   1、出示中心问题:
   2、在这篇感人的文章中,你从哪儿感受到一颗童心给予另一颗童心的幸福与快乐?可以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3、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讨论交流。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并体会着读读
     第一自然段
     生:我是从第一自然段中:“是我求妈妈一定把它们送给你的。”这句话感受到文中的小朋友特别想送给灾区小朋友毛毛熊,让他们也能有玩具玩,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师:为什么送毛毛熊能让灾区的小朋友快乐,难道文中的妈妈送给他们吃的或者是穿的不能让他们快乐吗?
     生:妈妈的想法是大人的想法,而童心和童心是相通的,此时的灾区小朋友也需要玩具,他们也需要快乐。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更需要精神的。
     第五自然段
     生:“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第一页……大家妒嫉的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
     我觉得“竟”字流露的是一个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意外的惊喜。“高兴欢呼起来”说明他们特别高兴,因为唐山大地震使得他们失去了家庭,亲人,朋友,一张剪纸带给孩子们的是巨大的快乐。
     师:请同学们想一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联系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班里的同学会怎样?他们会说些什么?作者的丈夫当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谈,带着感受去读)
     第六自然段
     生:“你可知道,废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这两张剪纸带给一个可怜孩子的是什么吗?……他们就共同拥有了一个快乐至极的天堂。”
     (学生谈到这段后,教师可适当出示一些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资料,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废墟掩埋一切的”的情景。)进一步感受剪纸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幸福感。
     师:虽然是一张简单粗陋,在大人眼里毫无价值的剪纸,但里面却盛满了一个孩子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孩子的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教师可引导孩子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悟情。
     “自己爱的,就相信小朋友一定也爱。哪怕捧在手里的只是几粒石子……他们就共有了一个快乐的天堂!”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之后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读,在读中去体会孩子与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第九自然段
     “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这两张剪纸的赠送者,多么希望童年时的一次赠送被人刻骨铭心地牢记着,越来越成为一笔钱金不换的财富……”
     生:我觉得这里表现了作者被她丈夫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是从“贴”这个字看出来的。充满友爱的童心真的是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啊。
     师:作者两次用到了“多么希望”,又表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童心的可贵与美好,深深感动了作者,作者也希望自己给别的小朋友带过快乐和幸福。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去朗读。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全篇进一步理解“真正的天堂”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欢乐与幸福,是充满童心、童趣的。
  三、回归课文,积累语言。
    读完全文,了解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把想说的的话表达出来,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背诵
  四、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师:请你想象灾区的小朋友收到毛毛熊和发带时的情景,续编故事。要求:想象要合理,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
    五年级学生一般都参加过爱心捐赠活动,以活动为题,直接让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
    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能正确运用生字。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深入理解作铺垫。
    回顾课文内容,为引入中心作铺垫。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进一步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童心的可贵。
    通过进一步的感情朗读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提升对文章的中心的理解
    培养学生养成积累优美词句的好习惯。
    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