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师:这就是那位船长,他是一座山,一座巍峨的高山,一起读:“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师:这就是那位钢铁铸成的船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一起再读:“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评析:第三次指挥,是故事的升华,人们即将全部得救了,船长即将沉入深深的大海,这个“伟大的灵魂”即将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教师很好地利用引读法,师生合作三读课文描写船长的段落,高声诵读,船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这样的设计说明读书之法,实为简单。在高声诵读之余,一曲忧伤的《再见警察》旋律缓缓响起。)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师配乐朗读45-47自然段。
  师:请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读一读45-47自然段。
  (评析:教师用《再见警察》的旋律伴奏示范朗读课文最后三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如同声泪俱下的倾诉,一曲众人皆生唯船长与船沉入大海深渊的悲壮之歌,令学生的情感得以喷薄。然后是学生和着《再见警察》旋律自由读最后三段,凄美的音乐、几近呜咽的朗诵,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里,教师将音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运用于语文课堂,给课堂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情境,情感目标达成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是一门情与智、情与美的艺术。)
  指名读。
  师:如果你就是那一位被救起的水手,如果你就是那一个被救起的孩子,如果你就是那一个被救起的孩子的妈妈或孩子的爸爸,看着这尊犹如铁铸,纹丝不动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你想说点什么呢?想好后,请拿起笔来,写下你想说的话。
  学生写,师巡视。
  学生1:我是那位水手,我要感谢船长,是他用生命挽救了我的生命。
  师:你表达出了你的真情实感!
  学生2:没有船长的舍已救人,就没有我的孩子了,我们永远怀念你。
  师:你用情了!
  学生3:船长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60人的生命,真是伟大呀!
  师:用情了,就能打动人!(板书:伟大)
  师:这就是语言描写的感染力!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船长,记住他的光辉形象!
  (评析:崔峦在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总结时说:“如果下一届活动中在语文课上还看不到写,这样的课将绝对不能进一等奖。”是啊,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里,教师首先抓住了学生被船长伟大的灵魂深深打动的教育契机,适时地要学生说一说想对船长说的话,再写下来读一读,既是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也是将语文教材进行拓展,体现了教科书仅仅只是教科书的教材使用方法。)
  五、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师: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下去之后多读读,比如《鲨鱼》、《丰碑》、《桥》等等,你们一定会被其中的情节所感动,所震撼!
  (评析:课后拓展,课外作业侧重于学生读书推荐,以点带面,让学生读一读与这篇文章故事情节相似的文章,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镇定
                  船长
                     伟大

  (评析:板书提纲挈领,简洁明快,突出了主题。)

  总评:《“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外国小说,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全文共47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诺曼底”号在海上被撞遇难,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救援,使船上六十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看了《泰坦尼克号》,就情节而言,本文是不难理解的,而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不难认识的,但是作品是怎样渲染这一形象的,又该如何让学生从灵魂深处去感悟这一形象,领悟作品的内涵,则是本文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向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选择这样一篇凄美、悲壮的文章作为参赛课,实属不易。
  这节课的最大的亮点有二个方面:
  一是整个课堂以朗读为主。朗读的教学价值在于高效与深刻,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又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课堂教学现场气氛活跃和学生思维活跃交相辉映,把握住了语言训练这一关键中的关键。
  二是整个课堂充满情与智、情与美的教育艺术,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情境教学法,用音乐、用视频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去体悟、去感动、去思考、去挖掘,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巧妙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