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二首》教学设计之二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读这首诗,你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三、品读诗词,理解意思,体会情感
   1、中心话题: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首诗,联系你对长征的了解,借助你的工具书,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蕴涵了怎样的长征精神?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学预设:
    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诗中蕴涵了一种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慨。“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把困难看作是平常的小事,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这一句是全篇的纲领。以静写动,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但这些都不被红军放在眼里。多么英勇的气概呀。
  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的大无畏的英勇气慨。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的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极大的反差之间,显示的是红军的伟大。“腾”与“走”则运用了拟人化的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使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总:红军就靠着自己的双脚,行走在这跨越四省、峰峦起伏的五岭上,越过了这巍峨高大、山势陡峭的乌蒙山,走出了13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多少的艰难险阻,在我们红军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第三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从这句话感受到了红军的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
  师:这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在这句话中有一对反意词。“暖”“寒”,你们是怎样理解的。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面?
  师:1935年5月有,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要到达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船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海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你们说,面对汹涌的江水,狡滑的敌人,红军要渡金沙江怎么办?红军是怎么巧渡金沙江的呢?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在听老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们心情里怎么样?这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现在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云崖暖心里暖
  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大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那毛主席为什么又说“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
  “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师:诗中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一“拍”一“横”以动写静,极具气势。此时,你们是否也真切地体会到长征中红军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了呢?
  第四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惊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言开。
  师:你能想像此时此刻是怎样的场景吗?红军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总:如果说翻五岭,走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翻过雪山带给敌人的又是什么呢?
  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能不让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胜利的喜悦吧。(如果允许,可以展示三军会师的场景。)
  四、回顾全诗并拓展。
   1、作者用凝练的诗句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让我们再到诗中去感受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诗。
   2、出示下面一段话,作为拓展资料。
    毛泽东在《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讲到长征有什么意义时写道: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他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他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的是到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他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结束的……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阅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检查学生背诵毛泽东诗词。
  二、指导识字生字。
  三、完成同步练习。
  四、作业:预习22课。

  [参考资料]
  1、长征的经过: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湘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赣苏区)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命令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1934年8月7日,红6军团突围西移,经两个多月转战,于10月下旬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接着,两军向湘西发起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21日晚,中央红军以第1军团为左路前卫,第3军团为右路前卫,第9军团掩护左翼,第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第5军团担任后卫,从江西于都县城西南的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了信丰河。此后,中央红军继续以甬道式的队形携带大量笨重的物资器材沿山路西进,行动缓慢。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专事“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宜章至湘江之间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力薄弱,担任“追剿”、堵截的国民党军,因派系矛盾,动作不一。这种情况,便于红军机动作战。然而,博古等领导人一味退却的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前出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27日,红军一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国民党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红军在湘江两岸经过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接着进至西延地区。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减为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