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李白》教学设计之一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二、延伸拓展,感受李白的写作风格。
   1、回忆以前学过的李白诗歌,说说哪些诗句也具有想象奇特、善于夸张的特点?
   2、搜集李白的描写自然、山水、风光的诗歌,写在小本本上。
  推荐阅读:《蜀道难》、《游泰山》其六、《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追寻李白——友情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会诗中六个生字,积累词语。
    B、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C、体会李白诗歌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读诗歌,培养语感,并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进而对李白重情重义、豪爽洒脱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 教学重点]
   学会诗中的生字,积累词语,能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
  [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读诗歌,培养语感,并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进而对李白重情重义、豪爽洒脱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李白的材料。
   ②熟读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主题。
    追寻着一代诗仙李白的足迹,我们感受到了他开朗高远的个性,在一日可还的千里江陵,在手可摘星辰的危楼之上,我们体会到了他浪漫主义的诗风。李白一生游历、广交朋友,他有情有意,坦诚率直.你们知道他有哪些抒发与朋友间深情厚谊的诗歌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李白的诗歌世界,去感受李白与朋友之间浓浓的真情。
  二、初读三首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流利。
    1、自读古诗。
    2、指名朗读。
      谁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谁也喜欢这首诗,也来试着读一读。(师生相机纠错)
  三、借助资料、注释,了解诗意,初建画面。
   1、明确要求,自学古诗。
     借助我们查找的资料和课后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大概的意思。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诗歌大意。
   3、全班交流。
                《送友人》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沙丘城下寄杜甫》
  究竟是为了什麼原因,使我来到了这个地方?使我尝尽了孤独乏味的闲居生活。自从你离开之后,每天每晚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城边的老树,以及萧瑟的风吹叶动之声。一个人独自喝著薄酒,怎能尽情欢醉?一个人独自聆听齐歌,又如何能安慰寂寞的心情?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著你一同南去。
  四、体会意境,追寻李白。
    李白惜别友人,情牵友人,思寄友人,他把真挚的情感借助“浮云、落日、明月、古树”等景物尽情抒发,从他的这些作品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预设点:
  《送友人》
   生:我从《送友人》中读到一个重情重意的李白。
   师:李白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蕴涵在了哪些诗句当中呢?
   生: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白水都是眼前所见的景色。山依着城,水恋着城,水毕竟要东流去,而青山却依然留驻。(此处表面在写景,却依然景中有情。)
     2)“孤蓬万里征”一句中,“孤”字更强调了分离之后的孤独。(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又表现出了诗人的满怀豪情。)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从这里看到一个被离情愁肠萦绕着的李白。)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这里写出了李白不堪忍受分离,但却并不悲伤的内心感受。)
     5)诗人写送别友人,却在诗中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你认为这些景物描写在这首诗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在深情的朗读一下?
     6)小结: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我们再从他其余的两首诗中来品味一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题目“闻”“遥”的意思是什么?从题目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背景资料进行理解。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情牵友人的李白。)
   2)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凉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仅仅是说王昌龄左迁龙标要经过五条溪吗?体会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尽是悲痛之意。)
   3)此时的李白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哪个字最能体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自古以来,以明月寄托愁思的诗歌很多,而在李白的诗中更是随处可见。李白爱月,此处李白“寄愁心与明月”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李白对朋友情感的真挚跃然眼前。)
   4)请让大家带着你的体会再来朗读一下这首诗吧!
   5)小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友谊,却演绎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是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两个伟大的文学家,洛阳相会使他们产生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二人互相寄赠的诗篇,至今仍广为流传。
  《沙丘城下寄杜甫》
   1)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体会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友谊。
   2)从诗歌中哪些地方你能读到李白对杜甫深切的思念之情呢?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人的自问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而友人离去后“我”不“高卧”又能如何呢?这正把诗人那种友爱的欢快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和苦闷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3)“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象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而对于“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来说,“鲁酒、齐歌“都不能让他消愁,无法让他忘忧。
     (写出了一个因思念友人而愁思难解的李白。)
   4)“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让我们想到了如同在送别孟浩然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般的意境,友情如水绵延不绝。
   5)李白和杜甫被称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他们之间的友谊是让人十分感动的。杜甫在很多诗里面都表达了对李白诗才的钦佩与尊重。出示《春日忆李白》
   6)拓展:你们还搜集到了李白哪些寄托与友人之间情感诗歌
  五、从李白这几首寄友人的诗中,这让你领略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仙李白?
  六、小结。
    李白一生游历,好入名山,广交朋友。虽胸怀抱负,却历经坎坷,
    但仍不失大鹏之志,生活的沧桑只是更丰富了他的人生感悟,丰富了他诗歌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追寻诗仙李白的足迹。请大家做好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