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之四

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住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写故事。
  二、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成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
     学生说后教师叙述(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有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2.读题:成语故事三则就是什么?成语故事三个,成语故事三篇
   3.谁能来读读这三则成语故事的题目?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第二则: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认真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请同学们回到课本中,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齐读句子。
     你能结合这个句子来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
     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
     滥竽:吹不成调的竽。(结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说)
     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
    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混
   1.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
     让学生谈:(1)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
     打听情况: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感到有机可乘(外部环境)
     跟随别人一起蒙混进去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本人心术不正)
    (2)混的情况: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学生做做样子,用词来形容: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还会有什么表现?
    (3)混的结果: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理解: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混的时间很长,
   2.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和别人拿一样多俸禄的南郭先生当时肯定很,你能用这种语气读好这一部分吗?
   3.可世事难料,齐宣王死了。南郭先生还能“混”吗?请读读下文,用一个字来说说?(生读、交流后板书“逃”)
     或:南郭先生一直混得这样幸福吗?他最后怎样?(板书“逃”))
     对于这个“逃”,读了文章,你有话要说吗?
    (1)逃的原因: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外部环境不适合“混”了)
       其他人为何没“逃”呢?
    (2)想象逃之前会有些什么表现?会想些什么?
   4.“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不得不逃之夭夭,从他身上你明白些什么?
  四、指导行为:
   1.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这样的事呢?指名说
     生活中:假冒违劣商品害人还影响声誉
     校园里: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害人又害已
     师说明:一个学生不好影响的是他自己和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不好影响的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不好影响的是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声誉,社会不好影响的是整个国家。
   2.你愿意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那么我们应怎样做?
   3.理解“滥竽充数”的另一种用法
     出示句子:李强擅长打乒乓球,当大家推选他参加区乒乓球队时,他说:“我只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表示自谦)
  五、齐读课文
    过渡: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使我们受到了启发教育,南郭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则故事,我想这一回再也不会有滥竽充数的人了。
  六、拓展延伸:
    师:结合我们这堂课,你能让滥竽充数这则故事的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吗?
    扩写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让故事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