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中追逐灵魂——《题西林壁》文本解读

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题西林壁》,一首“艳压庐山客”的哲理诗,它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千古一叹,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但是,《题西林壁》作为诗歌精品引入课堂的今天,教者不能“当局者迷”,如此“意无穷”的哲理诗的解读和教学,必须“横看侧看,远近高低”,踏上一次“追逐灵魂”的精神之旅。
  作者的半生“迷”创作《题西林壁》时,苏轼正陷在乌台诗狱案中:坐牢103天,受尽非人的折磨,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最终被贬黄州。这是苏轼生平第一祸事,受伤的地方生长思想,迷茫中的苏轼一直都在探究真相,在诗中不断地追逐着自己的灵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前两行诗实写游山所见,“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①短短的两行诗,寥寥十四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山间攀援叩问的足音、看见了诗人与庐山默默对视,“相看两不厌”的身影、听到了来自诗人心底的澎湃涛声:庐山,无数迁客骚人纵情山水,怀古伤今的载体,你究竟美在哪里?是怎样的魅力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正如“仁者的博客”中所说:视角决定风景,思想决定高度。这两句话是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绝好诠释。
  这时,苏轼虽然人在庐山,思维却已翔空,鸟瞰众生、鸟瞰人生。基于这样的观察视角和这样的思想方向,作者对自己的“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行诗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入眼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如果身在庐山之外看庐山,就会看到它的全貌了。至此,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事物亦是如此: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诗人在与庐山的深情凝望中陡然而觉自己原来半生都在迷津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眼前的真实并不是全部的真相,从此便多了一颗反省的心,审慎对待自己的所见。”②
  对话作者,跟随着他移步换形赏美景,感慨人世浮与沉,我们目睹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灵魂的精神突围。
  编者的一片心《题西林壁》的语言虽异常浅显,寓意却十分深刻,三岁小儿也能琅琅上口,但而立之年也未必能得其真意,它不仅仅需要用心体悟,更重要的是岁月的发酵。那么我们实在有必要探究编者为何对这样一首诗情有独钟?遍览网络上传的教学实录及设计,多半将重难点定于“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将“联系生活升华认知”的教学环节作为整节课的收官--这会是《题西林壁》选编在册的目的吗?
  仔细研读教师用书,编者审定的教学建议是这样的:“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一段话中三次提到“观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第二组导言: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本组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与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读读课文,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食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一段话中六次提到“观察”,由此可见,编者之意不在山水,不在哲理,而是在观察,在发现,旨在唤醒“连续观察”的意识,意在启发学生于观察中发现,于发现中创新。
  再品《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恍然大悟:想那庐山绵延90余座山峰,不是多角度观察,不是多次拜访,怎能得出“各不同”的定论?穿越历史追踪作者的脚步,苏轼两次上庐山,第二次在山中流连十余日,眼里的“千山万壑”与胸中的“千岩万转”终于融为一体,成就一篇千古绝唱。
  作者的情,编者的心,怎样才能以最合理的比重配给给学生?身为教者,我们要慎重,第一、不能被名句一叶障目,集体“跑偏”!名句不会脱口而出,名人不是一蹴而就,莫不如浇花浇根,夯实观察与发现的基础;第二不能盲目深挖哲理,拔苗助长!与其生吞活剥,莫不如浅尝辄止,深刻的道理留待以后慢慢评说。
  基于以上解读,这首诗可以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二是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三是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唤醒学生连续观察的意识,教给学生记录发现的方法。
  重点是结合观察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得意得言;难点是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的多维度理解。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诵读诗歌明诗意

  这一板块首先要通过对历史和作者的细读,来完成一种还原,可以配合庐山风景图片来进行。
  一、导语: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怎一个美字了得!为了写好庐山,苏轼两次来到庐山,第二次一住就是十多天,观察着,思考着,酝酿着,一篇《题西林壁》诞生了,这首诗成为没有人能够超越的精品,一直流传了千百年。
  析题,初读,谈读后感受。
  二、简介诗人创作《题西林壁》时的处境和迷茫的心境。
  其次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追随诗人“移步换形”,走进不同的风景,在头脑中想象庐山的立体画面。感受庐山的美丽壮观和苏轼诗歌的奇趣。
  三、多种形式诵读全诗:通过范读、吟读、男女生轮读等方式引领学生感受《题西林壁》的节奏和韵律。带领学生边读边分析总结。“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抑扬顿挫,要读出乐感,可用音乐的表达方法来加以说明:“远”次强,“近”“高”强,“低”次强;或“远”次强,“近”次弱,“高”次强,“低”次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四、请学生参看注释,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勾勒的魅力庐山,互相补充,丰满画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歌
  五、教师引读:
  庐山啊,谜一样的庐山啊,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什么?为什么我看不清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二板块品读诗歌入诗境

  这一板块中力求聚焦这首诗中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使学生心入诗境,能与作者感同身受,并生成个性的理解。
  一、教师引语:流连山中,有一首歌最适合描述苏轼的心境,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庐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同学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预设:到庐山之外、高空俯瞰全貌等)
  二、你从这句千古名句中读懂了什么?体悟到了什么?请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及对作者的了解谈感受,教师引导总结(预设: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人处世要多一颗反省的心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相关事例和感受。

  第三板块研读方法学观察

  这一板块旨在“授之以渔”,带学生初识语文观察法,为学以致用做好充分准备。
  一、课件出示语文观察法:对比观察、连续观察、重复观察。请学生将这三种方法“对号入座”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送入诗中,并说出理由。
  讨论:为什么苏轼能创作出这样一首千古流传,人见人爱的诗歌?在习作中,我们该向苏轼学什么?请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预设:要变换地点和角度观察、要长时间去连续观察、要对描写的对象进行反复认真的观察、要“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要往前一步,追求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二、拓展:课件展示《笔记大自然》中的部分内容,为学生介绍一种全新的自然日记方式,一种将观察进行到底的好习惯。
  师生相约共同阅读《笔记大自然》,尝试撰写自然日记。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法《题西林壁》,最核心的目的是希望打开“观察与发现”的闸门,让习作的“活水滚滚来”。所以,这番诗行间的“追逐之旅”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唤醒,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