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疑自现,多读疑自消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有疑最终达到无疑,钟老师的秘诀是让学生“多读”,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疑问,而疑难的解决还是靠引导学生读书。《詹天佑》围绕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做文章,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詹天佑》课堂实录,较好地体现了钟老师教学的特点。
一、多读疑自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钟老师每课教学的第一节是自读课,激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詹天佑》的自读课中,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寻疑,并不断释疑,最后处理性的问题集中起来大致是:①这篇文章课题是《詹天佑》,可是第二段根本没有写詹天佑,作者这样写是不是离了题?②八达岭隧道的六个工作面是怎么回事?③人字形线路是怎么回事?而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课文的重点。
二、多读疑自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钟老师并不直接交给学生答案,而是采取多种方法扶着学生反复读书。针对学生认为第二段是多余的问题,钟老师顺着儿童思路,引导学生先删去第二段读课文,看文章通不通,再按原文读,然后两相比较。通过读读比比,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詹天佑是在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如果不写第二段,就无法突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因此,第二段不是多余的,而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又是课文训练的重点所在。第2、3个问题,集中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而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一时不能弄清六个工作面和人字形线路,也就不可能感到詹天佑的杰出。钟老师则让学生自己当“詹天佑”,一边读书一边画图,一边读书一边演示。在读读画画和演示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掘进方法,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形线路行驶的情形。就这样,学生的疑难全在读书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解决,课文的重点也得到了突出。
整堂课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思考时间,且读得有趣,读得有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循着“疑”去探求,自寻答案,自我领悟,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程序导练,多法并举
下一篇:以《詹天佑》为例谈问题设计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