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之一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你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吗?
生:配乐把全文再读一遍
师:喜欢这篇古文吗?用最快的速度记忆下来吧!
生:自由背诵,集体背一背。
(品,才能品出味道来,会品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老师要在研读文本上下工夫,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把课文读熟,熟读成诵,才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五、拓展古文,感受语言
师:《杨氏之子》这个故事出自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像这样聪慧的小孩子在《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记载。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请大家欣赏。屏幕示故事。
生:读古文,自由读文
师:示故事意思,生自由读
师:语言精妙在哪?
生:读精妙之处
(学生在初次学古文的基础上,再欣赏一篇古文,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更深入的感受到语言的精妙,使学生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总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课后同学们去收集一些生活中精妙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
总结板书:
板书设计 感受语言的艺术
10 杨氏之子
文言文
1、看注释 姓杨 杨梅
2、联系上下文
3、扩词连句 姓孔 孔雀
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孩子们还是很新奇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代讲,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上。古文毕竟与现代文不一样,要想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试着读读,教师再范读了一遍后,叫孩子们学着读。又一句一句的出示,解决字音问题,让学生能够读准句子,学生终于找到了一点读古文的感觉。理解古文也是一个难点。我利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然后汇报,从中总结出学生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能够轻松的作答。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情感朗读亦水到渠成。课外延伸部分更增加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欲望。
教学过程中,感到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还不太习惯。如:在教师范读古文时,教师设计的是利用带有停顿斜线的那张幻灯片来读,结果忘记了没有用上。学生在理解古文的这个环节用时长了一些,体会精妙语言之处让学生说的还不够。今后在教学用时上要多加注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于永正教学实录——《杨氏之子》
下一篇:《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之二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