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激发感情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例】五年级《再见了,亲人》

  师:(板书:亲人)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两个字。
  (生齐读)
  师:说说你有哪些亲人?
  生:爸爸,妈妈。
  生:爷爷,奶奶。
  生:姑姑,姨姨。
  ……
  师:这些都是跟你有亲缘关系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亲人”呢?
  生:在生活中,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为“亲人”。
  师:那么,从血缘关系上来看,朝鲜人民是不是中国人民的“亲人”?
  生众:不是。
  师: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再见了,亲人》(边说边板书:再见了)这篇课文,却把朝鲜人民当作了我们中国人民至亲至爱的亲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师:同学们,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国人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一起并肩作战,终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今天,就让我们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回到四十年前的朝鲜,去感受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跟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动人情景吧!
  ……

  【评析】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开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堂课也不例外。本教例有三点颇有新意。其一,巧设悬念。先让学生说出你有哪些亲人,接着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归纳出“亲人”的定义,最后来个启发学生思考的反诘。随着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热情与兴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其二,突出重点。引出课题,设置悬念,处处突出“亲人”一词,这就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即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做了铺垫。其三,激发感情。教者用一段充满感情的话语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调动学生的内在感情,让孩子们准备用“心”去感受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这样,就给整堂课定下了基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