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梦想的力量》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杯清水,一台电脑,一间安静的房间,我开始第一次读《梦想的力量》。作为首次阅读,我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翻开书页,把完全无知的自己摆在这个故事面前。
由于给自己的定位是普通读者,所以读得挺快,边读边迅速地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在大脑中:
瑞恩,一个渴望帮助非洲孩子的6岁小男孩。
瑞恩,通过自己为家人和邻居们打工挣到了70加元。
瑞恩,由于更多人的帮助和捐赠,获得了2000加元。
瑞恩,后来成为了“瑞恩的井”基金会发起者,一年以后,用筹集到的钱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读到这里,我对整个故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心中仍然有困惑——这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吗?
于是,我打开电脑进入百度搜索“瑞恩”,试图了解更多这故事后面的背景。通过这次查询,我知道了原来真有一个基金会叫作“瑞恩的井”,“瑞恩的井”基金会是一个国际资助基金会,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到2002年为止,“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而且它的发起者真的是一个叫作瑞恩.希里杰克的加拿大小男孩,后来,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拥有七十多万加元,并且利用这些钱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目前已在非洲挖了130余口井。这并非仅仅是个愉悦读者的故事。
有了这些内容垫底,我再次翻开书本,进行了第二次细读。在这一次细读时,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孩子,以预习的状态进行阅读,所以我更加会看重文章的结构、段落、难读准难读通的句子等。课文一共有17个自然段,在第一个自然段中就出现了“1998年的一天”,后面又陆续出现了“几天后”,“四月下旬的一个早上”,“一周以后,”“9月”,“2000年7月,”“2001年3月”,“一年以后,”这些跟时间有关的词语不断地蹦出,明确告诉我这个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也就是说,17个自然段描写了整整五年时间的事情,内容必然丰富,人物必然众多,情节也肯定会比较复杂。要求认识的字共有6个,读音特别难的字只有一个:“泵”,表示能把液体或气体抽出或压入的一种机器。
为自己添了一杯水后,我把自己舒舒服服地丢进沙发里,然后第三次拿起书本来阅读。这一次,我要逐字逐句地蚕食文章,看能不能读出点不一样的感受,品出不一样的滋味来。
照例,是应该从题目开始看起。《梦想的力量》——谁的梦想?怎样的梦想?什么样的梦想才会产生力量?而这由梦想引发的力量是一股怎么样的力量,它能创造什么?它能改变什么?我的问号一个接一个,不断地涌现出来,被重重地用红色笔标记在题目旁。通过前两次读文,我已经知道了这梦想来自于一个6岁的小男孩——加拿大的瑞恩. 希里杰克,他最大的梦想是得到70加元,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让他们喝上纯净的水。多么简单的一个梦想,多么富有童心的一个梦想。在这个梦想的后面,是一颗善良、充满怜悯的心,他不知道70加元意味着什么,也无法想象加拿大到非洲的路途多么遥远,更加不可能知道在非洲打一口井有多么艰难,这个6岁的加拿大小男孩仅仅是想用钱去帮助一下那些可怜的小伙伴。所以,他才会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去向母亲要钱。
可是,他是怎么要钱的呢?
文中写道:“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 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从“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可以看出瑞恩的着急。透过这一句话,我似乎看见那小家伙在板凳上扭来扭去,盼望着下课的样子;似乎看见他眨巴着蓝色的大眼睛,计划着如何向妈妈要钱的样子;也似乎看见他三步并作两步奔回家,大力推开房门叫着妈妈的样子。在那一段时间里,孩子的脑海里肯定只有一个念头——向妈妈要钱,用那要来的70元钱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孩子一定以为,妈妈听见这个理由会毫不犹豫地递钱给自己,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将手伸到了妈妈面前,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妈妈,给我70元钱。”我在“刚、冲、伸”三个动词下打上了红点,并且在旁边批注:想法简单,善良可爱几个字。对于一个只有6岁的小孩子来说,这是十分真实的动作描写,让人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
可是,这帮助非洲孩子打井的想法是怎么进入瑞恩脑海的呢?原来是老师的一席话震动了小瑞恩。“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如果能捐出70元钱,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没有玩具,失去的也许是童年的快乐;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面对的也许是饥饿和疾病;但是没有干净的水,面临的就将是死亡。在老师的这一段话中,“甚至”这个词语用得很巧妙,它点明了非洲儿童生活的状况堪忧。由于物资的严重匮乏,孩子们不仅没有娱乐的玩具,而且根本吃不饱,有病也没法及时治疗,就连生存的最后一点起码要求——喝到干净的水也那么困难,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没有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成千上万啊,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数据,有那么多的孩子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只要有干净的水给他们饮用,他们就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长。而现在,他们还没有享受过生命的美好,就成片地提前凋谢,这怎么不让人揪心呢?我随手拿起红色笔,在“甚至”这个词语下打上两个小三角形,批上“可怜”;又在成千上万这个词下重重一划,批上“惊人”。
正是这感同身受的痛苦,深深地震动了6岁的小瑞恩。“一整天,70元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脑子里转着。”现在他心里存在的是一个简单的等式:70元等于一口井,一口井等于成千上万孩子的生命。在成人眼里,这等式多么可笑,但是在一个孩子心里却那么真实地存在,那么多生命急迫地等待着他来拯救,于是,这孩子激动了。这一整天,他都在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回家找妈妈要钱。这一整天的等待就在放学的那一瞬间变成了一连串的动作——“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 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
瞧,一下子就回扣到了文章开始的部分,一个6岁孩子的单纯、可爱,跃然纸上。
这时,一盆冷水却突然地向瑞恩泼来——妈妈拒绝了他伸手要钱的举动,让他自己挣钱,因为7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70加元是多少呢?我又一次在百度中求助:一加元约等于6.8人民币,那么70加元就大约等于476元人民币,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一个6岁的孩子,要如何才能挣到这样一笔天文数字呢?他愿意凭自己的能力去挣取这样一笔天文数字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瑞恩答应得十分爽快,毫不犹豫。是因为他对钱毫不了解,所以才这样爽快地答应妈妈吗?不是的,而是因为他早在那“一整天”的担忧与等待中,就“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这已经成为了他脑海中一直盘绕的念头。
哪个小孩不喜欢玩呢?而瑞恩为了赚打井的钱,帮助非洲儿童,竟然放弃了玩耍的机会,来做家务活。当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时,他留下来干活,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全家人都去看电影时,他又留下来干活,这一干又是两个多小时。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全家人都出去看电影了,这些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可是瑞恩没有放弃,他默默地留下来,遵守自己的承诺,开始做额外的家务事。家里的家务事做完了,钱挣得不够多,怎么办?他又帮爷爷拣松果,帮周围的邻居拣雪后的树枝,几乎做了所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只为了多得到一次两元钱,两次两元钱,三次两元钱,最终涂满那旧盒子上的35个格子,挣满这70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不怕苦的孩子?不怕累的孩子?言出必行的孩子?还是坚强勇敢的孩子?无论是哪一个答案,都可以看见他有一颗金子似的心。到后来,连爸爸奖励他努力学习的钱都被慎重地放进了那个旧盒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开始和盒子联系在了一起。还有哪些行为能挣钱呢?文章用了一个省略号:“……”,留给了大家想象的余地,但我分明能感受到这孩子在寻找着一切机会,认真地,努力地,积极地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在积聚着每一次两元钱。钱一点一点地多起来了,日子也一天一天地滑过去,“终于”有一天,35个格子被涂掉了。
35个格子,至少代表的是35天,甚至有可能是更长的时间。一个朴实的词语——“终于”,在此时显得有点沉甸甸的,让人充满了欣喜,充满了唏嘘。6岁的小男孩瑞恩的脸上,一定满是喜悦又自豪的笑容吧?因为,那个数天前决定的梦想,那个支撑他努力挣钱的梦想:“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就要实现了。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了瑞恩的可爱。
如果说,文章开始时,我只是觉得他的动作很可爱;读了一小半时,我也只是觉得他的想法很可爱;那么到了此刻,我已经开始对他肃然起敬,认定他是一个真正可爱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人难以坚持的信念。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使这个平凡的6岁男孩变得不平凡,变得坚强,难以打倒;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使更多的人被他深深地感动,他的梦想开始显现出初步的力量。
当他得知70加元根本不够,需要的是2000元时,他毫不气馁,兴奋地说:“让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我忍不住抓起笔,第四次写下“可爱”!这个乐观的男孩,没有任何困难能使他却步,在他的心灵里,充满了为非洲儿童带去纯净水的美好希望,也充满了靠自己劳动来产生收益的信心,更充满了对国际募捐组织的信任。旧饼干盒里满满一盒辛辛苦苦挣来的零钱,连同他的希望、自信、信任一并交到了项目负责人手上,分外感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梦想的力量》综合资料之一
下一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