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背景 激发情感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都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学习一篇课文,如果学生没有理解、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没有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那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需要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对重点词句的推敲来理解;有的则需要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理解。例如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上,停留在赏雪、赞雪这种层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呢?全国特级教师马晓玲巧用背景、激发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课文学习完了,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作者是峻青。
  师:谁能介绍一下峻青的情况。
  生:(沉默)
  师:峻青是现代作家,山东海阳县人。本文写于1962年。1960-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粮棉欠收,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
  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了这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
  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有什么不同?
  生:一场雪指的是任何一次,第一场雪指的是第一次下雪。
  师:是的。第一场雪强调了“第一”,就本课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但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这是国家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走出困境的第一个信号。作者见到了这第一场大雪,想到了光明前景,充满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希望,所以也就倍加喜爱这第一场雪,文章的字里行间才洋溢着这种喜悦感情。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

  【评析】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瑞雪”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作者喜悦心情的感染,喜欢上了这场大雪。但对作者产生这种喜悦心情的深层原因,学生还不理解。马老师巧用写作背景,通过满怀激情的介绍,尽力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启发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三段,雪景描写得很美。有动态描写,有静态描写。“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等是静态描写,“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是动态描写。
  师:很好。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给人以幽静秀雅之感,动态描写给人明快热烈之感。这一动一静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使画面更加迷人。
  生:我喜欢雪后这一段。作者在写景写人时结合写情。例如:“嗬!好大的雪啊!”“那快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积雪都震落下来”等句子中透露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师:说得好。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关心农业生产、与农民心心相连的思想感情。
  生:我喜欢联想部分。它使我懂得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我原以为不就是下雪吗,有什么可高兴的。读了联想部分,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也不由自主地喜欢这场雪了。
  师:这说明通过学习课文,你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你能联系实际,谈得很好。作者不仅写了事物:第一场雪,还写了联想:瑞雪兆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点明了喜悦的原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深化了课文的主题。
  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请把你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直到背诵。

  【评析】
  在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马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使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不仅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熏陶,而且更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看似随意挥洒,实乃点睛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