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实录——《丰碑》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师:读出来。开始。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问你们,第一段将军在思索,到了最后,他的思索有没有得到回答?
  生:(齐)得到了。
  师:怎么回答的?
  生:(齐)(读文)“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将军思索,“队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吗?”回答是:“我们是胜利的队伍”,对不对?
  生:(齐)对。
  师:谁给他作的回答?
  生:(齐)脚步声,军需处长。
  师:军需处长,还有脚步声,大家再把脚步声读一读,开始。
  生:(齐)(读文)“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对一个学生)你起来,上课时你提了一个问题,我让你自己思索,就是关于脚步声的,你把当时提的问题再说一遍。
  生: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能够..
  师: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讲。
  师:因为战士有着为别人着想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有抗日革命的坚定的信念,这样的队伍怎会的失败呢。
  师:说明白了没有?
  生:..
  师:大致说明白了。这些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是谁发出来的?
  生:是红军战士。
  师:是这支队伍的红军战士,他们受了什么鼓舞?
  生:军需处长。
  师:那么步子为什么是沉重的?
  生:战士们心情沉重。
  师:心情沉重,所以脚步也怎么样啊?
  生:(齐)沉重。
  师:这些脚步声为什么又是坚定的?
  生:因为他们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更坚定了。
  师:所以脚步也是..
  生:更坚定了。
  师:明白了吧,(指另一个同学)你起来,你当时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把军需处长叫做丰碑是不是?现在明白没有?讲。
  生:这是因为军需处长身上有无私奉献对死亡无所畏惧的精神,他那种精神鼓舞着所有的红军战士。
  师:使这些战士用坚定的脚步声回答了将军的什么?
  生:(齐)思索。
  师:告诉将军什么?
  生:我们的队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能把革命进行到底。
  师:是一支..
  生:胜利的队伍。
  师:你们想想,整篇文章是单单表现军需处长个人的吗?
  生:(齐)不是。
  师:究竟是表现什么的?大家说吧。
  生:(齐)红军战士,红军队伍。
  师:作者就是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我们的队伍是无往而不胜的,明白了没有?
  生:(齐)明白了。
  师:军需处长只是这支队伍里面一个代表。正因为军队里有了这样的人,而且他能鼓舞大家的斗志,所以这支队伍就是胜利的队伍,明白了吧?
  生:(齐)明白了。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有了,那就下课吧,下课。

  全文板书样式:
             将军的思索
       晶莹的丰碑—无私思想、精神
             无畏—信念、力量
             胜利的队伍

  简评
  一、本课例在读的运用这一点上做了新的尝试和突破。过去我们常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话没错,但它只强调了理解对读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则只体现了读的表现作用(理解了景色很美,就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笔者的《第一场雪》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读懂课文”这几个已被人人说得烂熟了的字早就明确地指出:课文是“读”懂的,并不是懂了再读!正因为我们过去太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才忽略了朗读在理解中的作用。因此讲啊,问啊,讲懂了,问懂了,才去朗读一下,朗读逐渐变成了“理解”之后的一个程序,变成了讲和问的调味品。
  本课例一开始初读课文,教师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整读了一课时;在第二课时中,仍然着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教师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是“语气、语调、节奏、速度等),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地,教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不同的语感表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和思想内涵。于是,学生在这种朗读的过程中,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内容。这一过程,正好把“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这里仅以开头第一小节为例,教师有声有色地读了“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后问学生有什么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他们从老师的语感中听出来,悟出来的理解。这种“在读中感悟”的例子,在课例中俯拾皆是。
  二、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鼓励那些属于个性化的独特的体验,有的还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读书中的疑难,而且尽力使这些质疑经过一段读,议论之后,最终由提问的学生本人作答(教师称这为“问题回家”。)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表达的积极性,培育了自信的品质。课例中仅在第二课时开始后,第一次让学生“读完以后说一说”时,就有11位学生发表了自己读书后的见解(这其间有学生回答教师穿插的问题的发言不计在内),而且每个发言都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或质疑,没有照搬课文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看出前段的朗读确实达到了学生自主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
  三、《丰碑》一课,不少教师都把它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来讲,把军需处长作为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本教例教师对此有自己的认识;这篇课文是“写事”的,表现的对象是这支红军队伍,是说这支队伍是胜利的队伍。写人的文章是表现人性的,或者说是表现某个人的思想,精神品质的;而写事的文章是表现事理的。《丰碑》就是要说红军队伍是不可战胜的这个道理。文中出现的军需处长,只是这个队伍里一个典型代表。他的出现使将军、使战士,也使读者坚定了“拥有这样的干部的队伍必胜”的信念。军需处长的表现和他对战士们的鼓舞回答了文章立意的关键之点,但他并不是文章的主人公。根据这种认识,教师设计了迥异于他人的教学目的过程,可谓独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