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活身心,让语感走向深刻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说明】
  《丰碑》是一则革命故事。“丰碑”的本义是高大的石碑,文中用来比喻一种伟大的精神品格。课文通过对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感人故事的记述,说明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是一座无形的、不朽的“丰碑”。设计教学时,徐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重点,分清了主次,并且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身心,通过“比较”朗读,让语感走向了深刻。
  【课堂实录】

  (看录像,体验长征时期环境的恶劣)
  师:军需处长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冻死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丰碑》(教师板书“丰碑”,同时范读,同时配上反映恶劣天气的北风呼啸的音乐声。)
  【赏析:徐老师没有过多地介绍历史背景,只是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到时用嘴巴说。因为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感人肺腑的红军“翻大雪山”图景,生动可感,没有了隔膜,所以,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很容易地把第二信号(情感)与第一信号(语言文字)挂起钩来。这就为理解下面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你们也想读吗?(生答)好!老师有一个要求: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将军神态的语句。(学生自我阅读、圈画、讨论)
  生1:“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生2:“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生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生4:“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生5:“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里谈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徐老师通过学生的“自我尝试”地“读”,从而让他们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师:(指名学生读书)将军为什么“愣了一下”?
  生1: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人冻死了,他感到很吃惊。
  生2:他认为军需处长应该给每位战士发了棉衣,怎么会有战士冻死呢?
  生3:因为情况突然发生,将军显得有点失神。
  师:此时,将军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呢?自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一下。(学生自读课文)
  【赏析:这里出现了将军的第一次神态变化。徐老师没有进行说教,而是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从理解课文的语言上升为积累语言,即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材料。】

  师:谁愿意把这里的内容读一读?
  (教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赏析:综上所述,徐老师大量地运用了“读”的教学: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读等。这样,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感情,以此把不可言传的感情全部读了出来。这里运用了“读”式教学的方法。】

  师:大家比较一下“抽动”与“抖动”的异同?
  生1:“抽动”的意思是嘴角的肌肉不随意地收缩。此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生2:“抖动”进一步说明将军悲痛和气愤的心情。
  师:为什么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离开呢?
  生1:因为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沉重,所以没有人说话、离开。
  生2:因为在一旁的人知道死去的人是军需处长,大家怕将军难受,所以都没有离开。
  师:军需处长的神态是怎样的呢?划出有关的语句。学生自读第七自然段(教师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师:受到感动的人请举手!(有许多学生都举起了小手)你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他十分的镇定,十分的安详。
  生2:我觉得军需处长有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生3:我觉得他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4: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谁来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学生自读、教师指读、集体朗读)
  师:此时的将军知道被活活冻死的是军需处长后,他的神态怎样?(学生回答“愣住了!”)比较一下前后两个“愣”字。
  生1:这种情况完全出乎将军的意料,所以他的心情非常沉重,而且充满了自责、内疚,所以他“愣”住了。
  生2:这时,将军的心情非常的沉重,面对军需处长充满了敬佩,所以他“愣”在那儿。
  【赏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徐老师运用了“比较”的教学方法,把前后两个“愣”,还有“抽动”与“抖动”两个词语进行比较,启发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师:(引读第十三自然段)“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生1:“丰碑”是高大的石碑,他的品质像丰碑一样,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生2:我觉得原因有两点:(1)雪厚厚地落在他的身上,所以是“晶莹”的;(2)他的精神像丰碑一样,永远竖立在人们的心里。
  生3: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画“丰碑”图)
  师:觉得碑文应该写些什么呢?(提示:这里,安息着红军队伍的一位军需处长……)
  【赏析:徐老师在教学这一段时,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茫茫的风雪“丰碑”图,同时伴有传情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既有直观的画面,又有形象生动的描述,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评】
  在上述的案例中,徐教师以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凭着教材中的一些点点滴滴,感悟弦外之音,体会言外之意:(1)探究目的。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探究作者的心灵密室。如徐老师让学生围绕“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引导,索果求因;(2)延伸情节。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上,徐老师顺应了学生的心向,巧妙地引发学生进行练习:“觉得碑文应该写些什么呢?”。由此,学生对军需处长形象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了,这绝对不是抽象的“舍己为人”所能涵盖的,它已经化作了丰富的形象贮存于学生心里,它已经变成了真实的情感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大多数的学生厌烦语文课,主要责任在教师,因为教师未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未能真正激活他们处于沉睡和压抑状态的身心系统,所以多数学生只能“隔岸观火”。徐老师在教学开始时注意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看录像和教师的范读,排除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由自主中慢慢开启,从而达到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创设了多处情境与学生对话,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贴得更近,在无拘无束中敞开了心扉。
  再者,徐老师还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激励评价,给学生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让学生的心理积淀迅速膨化、运动,如“你们也想读吗?”、“谁愿意把这里的内容读一读?”、“受到感动的人请举手!”等等,这种侧面的激励方式比直接评价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大。学生在此基础上,情绪高亢,思维活跃,观察越来越仔细,表达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已有的语言也迅速组合,与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心理产物不断地、迅速地同构,生成了生动形象的言语。正所谓“情动辞发,情辞共生。”

  发表在《云南教育》2002年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