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一文中的“轻轻吁了一口气”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背篼》一文的主题词是“勤劳”,这在文中的最后的一句“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地童年。”点了出来。仔细读课文,发现文中写孩子的勤劳,却丝毫也没有在孩子如何砍柴上落笔,更绝的是,作者甚至连孩子如何劳累也只是点到为止,这正是文章的意蕴所在。而学习课文,正是要细细品味这点到的地方。如对“轻吁”一词的处理是这样的:

  师:走了这么长的路,孩子累吗?
  许多学生的回答都是说累。可能我这样的问法对他们的思考有些局限。我请大家找一找你从哪里看出的。
  生:我从“沉甸甸的”看出孩子很累的,因为背篼那么重,他又走了那么远的山路。
  生:我从他“小脸上的汗水和泥渍”看出他很累。
  他能从妈妈的行动中看出了孩子的辛苦,不错。
  生:我觉得“轻轻吁了一口气”也能看出来。我们累的时候会吁气的。
  师:大家有没有发觉,课文中写到孩子吁气时,前面有一个词:轻轻,是为什么呢?是孩子有一点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引起了同学的强烈反应:
  生:我觉得他怕妈妈觉得他累,就不让他去打柴了。
  师:有道理,这是个细心的孩子。
  生:我觉得他怕弟弟不肯吃他的山柿子,所以连吁声也是轻轻的。
  师:你看,他想得多周到,连小弟弟的感受他也会想到。如果他太累了,小弟弟就不肯吃他的柿子了。
  生:我觉得人不想让人瞧不起他。
  师:也有可能,他认为他已经长大了。
  生:我觉得他把药材交给了爷爷,心里很开兴。
  师:你的意思是说,高兴冲走了劳累,是吗?
  生:我觉得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劳累,你看,他天天上山,也就习惯了。
  师:能联系前文来说,很好。是的,这样的劳作对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可能受不了,而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习以为常了。生活的重担,他已经能承受了。

  思考:
  老师抓住了一个小小的地方,“轻轻吁了一口气”,于是全篇内容都包容在内了。我们处理教材,往往要抵得住一两个话题进行对全篇的展开,这样块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就拿“吁气”来说,涵盖了前文中他对大山的熟悉,也包容了下文中妈妈的关爱,给爷爷的药材。学生的每一种解读,都体现了他对文本的思考,体现了生活中的一种可能。